《人生模式》,在尋求智識的路上,體味瞬息萬變背後的永恒不變

在生活越來越好,節奏也随之越來越快的這個時代,人們生怕被時代抛棄,在惶恐中急急忙忙地追趕“風口”,“熱點”,不知不覺中卻活成了行走的感歎号。

被忙碌焦慮的氛圍裹挾的我們,又成了這種氛圍的組成部分。行走很遠,卻唯獨忘了最初出發的初心,隻在回眸遠眺時,依稀可見少年時的清明、快樂。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試想一下,如果不讓自己一直處在滿載的狀态,試着優化、升級你的認知,是不是會讓你表現得更好一些?

...

這本由認知科學家陽志平所寫的《人生模式》,帶給追求智識之路的我們不少啟發,避免我們走更多彎路。

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認知科學,幾乎與計算機同步而生,是研究人類心智的學科。在陽志平老師主編的《認知尺度》中講道:“認知升級,就是從科學出發,掌握更多有助理解世界真相的知識,逃離焦慮,遠離功利,求真第一。”

...

認知科學,思考的是人類心智現象背後的深層次規律,揭示的是人類大腦工作的共同規律。人生模式以認知科學的研究,疊加人類曆史上前人記者的經驗,為我們梳理出核心模式,行動模式,讀寫模式等五大類模式。

徜徉此書中,你會為作者帶給我們這場心智之奇與文學之美的完美邂逅而打動。而好的人生模式恰恰是充滿智識與美感的人生模式。

...

01.模式與人生模式

何為模式?赫伯特西蒙在《穿越歧路花園》中道:“發現真理的關鍵在于要找到自然中隐藏的模式,因為模式是定律、規則、機制的産物。”

也即,模式是在在定律、規則、機制的協同作用下産生的,找到隐藏的模式,也就更接近真理。

何謂人生模式?在人生模式中,作者認為:“在人生的不同發展階段,反複出現的結構,是為人生模式。”

...

日常生活中,結構無處不在。我們需要在提取基本原則與規則中構建結構,掌握訣竅。

著名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當年以全校第1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是老師公認的天才學生。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導師是著名的導彈之父--西奧多﹡馮﹡卡門。

從大師馮﹡卡門的門下,走出了錢學森、郭永懷、林家翹等科學翹楚。

一身學問的林家翹在94歲還反複修改論文,鼓勵清華學生做學問要趕“時髦”,要多研究社會熱點和前沿的問題。他永遠追求第一等的題目,他給學生題詞:“研究自然科學是沒有終點的,可以作為一生的目标,及一生的業事。”

...

林家翹先生一生遊走多個領域,晚年将應用數學用到生物學上,關心中國教育事業,一輩子做學問,做研究是他對人生的解答,是他的人生值得。

在對大師們的的人生模式表示高山仰止之時,作為普通人如何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模式?

從升級理解自身的三大模式重新開始認識自我。

...

02.升級理解自身的三大模式

沃﹡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事業有成的聰明人,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是終身學習者。

在信息時代,我們的認知、情緒、動機系統都需要更新升級,才能讓我們的大腦知識與社會、自己更高效、和諧相處。

在認知上升級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尤其是反省心智,在對人類心智過程進行監控,從中發現規律,幫助下一步進行更好的決策與判斷上,有着重要作用。如學會一項技能,你要明白這項技能是如何學會的,熟練掌握它後,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

...

在情緒上,要明白情緒不是降臨到身上的,是自己制造的,不能為情緒奴役。

在動機上,自我決定論會讓你的人生之路更寬闊。以名利、獎賞及懲罰為代表的外在動機,遠遠不如由興趣、好奇心驅動的内在動機更長久。

而人類在自主感、勝任感、歸屬感的三重動機需求下,會摒棄外界所認為的“成功”模式,在自己所建設的根據地裡,辛勤耕耘,真正是做自己的主人。

...

被外界尊稱為“經濟學家”,“語言學家”的周有光先生,曾跑遍大半個地球,在85歲才退休。他那9平米的狹小書房,是他與何方,資中筠,吳敬鍊等來拜訪的學者的“思想會客廳”。

沒有訪客時,老先生就終日伏在書堆裡。拿着放大鏡,讀書、看報、寫文。哪怕去醫院住院時,他也一手挂着吊瓶,一手拿着報紙。

在與歲月的交鋒中,周老先生對時間總能找到一種自洽。有人說,百歲後的周有光“,不是坐在小屋子裡寫文章,而是已經走出小屋子,在主持一個啟蒙大會”。

...

他的那一篇篇短小精煉的文章,淺顯易讀,卻被許多人視為“大手筆”。讀過他的書的讀者有“頓開茅塞”之感,也就有了“讀他書的人越多,中國越有希望”這種說法。

這位百歲老人終身踐行着求知、有愛、講真話的人生原則,他對祖國的深情,對人類的大愛,和他那“一生有光”的人生境界,跨越世紀的精彩人生,散發智慧的話語,讓我們不僅記住了學者周有光先生,也在繼承他的“正确認識世界與中國”的思想後,更加砥砺前行。

...

102歲的老先生,面對兩歲的嬰兒說:“我隻比你大100歲哩。"這麼風趣的老人家,在104歲還上外國的社交媒體,并且說:“求知是最美的事情”。同年,他的《朝聞道集》出版,卻遠非這位百歲老人的最後一本書。

周有光先生的一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都在踐行着求知與探索這種最美好的事。早已超越名利、獎賞等外部動機,在興趣愛好中找到人生樂趣。

對現代人普遍關心的讀寫模式,《人生模式》也給了答案。

...

03.從古典文學中探尋語言、文字之美

《人生模式》的作者陽志平是一個熱愛讀書、熱愛寫作的人。寫了近20年博客的他,主編《認知尺度》,《追時間的人》等書,審校了《古典風格》,《風格感覺》,《超越智商》等西方認知科學類書籍,但他對中國古典文學《詩經》、《論語》、唐詩宋詞仍舊情有獨鐘。

...

在我們這個科技高速發展,更強調理性的時代,簡潔清晰的表達,不光是适應當下快節奏的時代,更因為呈現不偏不倚的事實,而顯示出理性之美,折射出語言文字的魅力。

自稱為“文學的個體戶”的木心,熱愛繪畫等一切關于美的藝術。"如果别人拿《荷馬史詩》和我換《詩經》的話,我是不換的。”足以看見,《詩經》在木心先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在《人生模式》中,在讀書與寫作這兩種人類最重要的高級認知能力上,作者認為:“那些好的人生模式總是正視人性既有的矛盾,并不非此即彼,黑白分明;也總是尊重人類大腦的計算能力限制--工作記憶廣度受制于4。”

什麼是工作記憶?在認知科學看來,假如将大腦想象為一個輸入輸出裝置,它的輸入輸出速率的瓶頸就是工作記憶。人類所有的認知能力,如閱讀、記憶、注意、執行能力,都受制于它。

...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四字句居多的《詩經》恰恰是人類大腦的工作記憶所喜歡的模式。這又為我們喜歡《詩經》,找到一個科學的依據。《詩經》中優美、生動的抒情詩,除了讓讀者發思古之幽情外,還不知不覺中提高我們的審美水平。

在《人生模式》中,作者道:“在師法西方的古典風格時,你不應忘記,中國還有韓愈、桐城派那樣的古典風格;你更不應該忘記,中文還有‘卿雲爛兮,糾漫漫兮’,‘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那來自源頭的美好。"

...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且不說東漢末年的曹操,吟誦《短歌行》向數百年前的《詩經》緻敬,來一展他的廣納天下賢才,建功立業的豪邁之心,但他的表達來源依然是《鹿鳴》中的那種成就王業後的衆星拱月,是一種繼承。

回到當下,當很多學生對學習古典文學表示質疑時,葉嘉瑩先生說:“我們國家是富裕了,經濟上也改善了很多,一般的人反而變得不是像原先那麼單純了。”

文養氣,詩洗心。葉先生認為:“古詩詞是我們救贖的力量。”詩歌的高潔,會讓我們在欲望充斥的物質社會中,感受到人生、感情、心念之間還有更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浸潤其中。

...

在語言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先生看來:“文章寫得晦澀難懂的主要原因是:你難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看來是什麼樣子”。

無疑,在這本《人生模式》中,陽志平老師已經明顯擺脫晦澀難懂,代之以呈現精妙的語言和睿智的理性之美,正如他在書中所講:“風起雲湧,晨夕交替,春秋更叠。漸漸地從随機中湧現結構,是為模式”。

...

在慌張的時代,我們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設計師,來為自己選擇好的人生模式。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你會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模式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