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值得,我不計較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陰

讀書摘記——

人生是一場修行,每個人都會經曆百轉千回。

年少時,意氣風發,對酒當歌;中年時,失意低沉,患得患失。

暮年時,走過歲月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終于懂得——

不計較,其實人生一大福氣。

大文豪蘇轼胸襟寬廣,恰有三種“不計較”。

01

對他人不計較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很多時候,對别人不計較,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營造舒适的關系。

蘇轼為人灑脫,三教九流的人都願意和他結交。

有個名叫韓宗儒的人,經常與他書信來往。

韓宗儒喜吃羊肉,可囊中羞澀。

他偶然得知,名将姚麟許酷愛蘇轼的書法,于是拿着蘇轼的回信到姚麟許那裡換肉吃。

蘇轼的朋友黃庭堅知道了,給蘇轼開玩笑:

“從前王羲之用字和道士換鵝,傳為美談。現在的你的字被人拿去換肉了。”

蘇轼聽後,捧腹大笑。

一天,韓宗儒又嘴饞了,可翻箱倒櫃找不到蘇轼的回信。

他就連寫兩封信給蘇轼,還專門派人等回信。

蘇轼回了六個字:“今日寒食,斷屠。”

今天寒食,你是吃不到肉了。

蘇轼的幽默拒絕,沒讓韓宗儒失面子,朋友間也因這份不計較,情誼更深。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你看清多少事,而是看輕多少事。

放過别人的錯,才能解脫自己的心。

待人不計較,才能活得真自在、真歡喜。

02

對得失不計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一方面拿出來,都值得計較一番。

然而凡事計較,隻會陷入苦悶。

唯有保持淡然的心,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投資。

蘇轼從二十多歲開始,親人接連去世,他一生浮浮沉沉,仕途坎坷。

一般人經曆這些,早就滿腹牢騷。

可蘇轼,把“一蓑煙雨”過成了“詩與遠方”。

45歲時被貶黃州,他義救棄嬰,改變民俗。

59歲時被貶惠州,他改良農具,造福一方。

62歲時被貶儋州,他教化鄉民,開一方文脈。

蘇轼晚年評價自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短短12字,有自嘲,更有超脫。

反觀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在計較中抱怨,在抱怨中沉淪,最終蹉跎了歲月,錯過了機會。

《菜根譚》說:“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一個人不再計較,不再強求,方能坦然面對人生,清風明月,不請自來。

03

對自己不計較

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

蘇轼被貶黃州,有一晚去城裡喝酒解悶,一位醉漢撞倒了他。

醉漢也不道歉,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蘇轼不氣不惱,起身還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暗自高興漸漸不被人認得。

蘇轼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如今被醉漢推罵,卻能“自喜”,談何容易?

人過了“我執”這一關,再大的風浪也不怕了。

還有一晚,蘇轼酒後還家,結果“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

蘇轼心想,算了吧,趁着月色,“倚杖聽江聲”。

莊子說: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天地廣闊,每個人隻是滄海一粟,無足輕重。

一個人若能不計較那個“自己”,遊于世間,誰又能傷害他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