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匠人精神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題記世界再嘈雜     匠人的心絕對是安靜的       面對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要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這是李宗盛訴說匠心的一段話,這樣的句子讓人心安,仿佛面對一湖秋水,内心無比澄澈和諧。

要問匠人精神的本質是什麼?俞敏洪老師那一句道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用心活、用心幹、用心經營,用心闡釋人生”。專注做一件事,對得起歲月光陰。哪怕切一片豆腐,也要把它切得平平整整。

一、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作者秋山利輝生于日本奈良縣,趕上了學徒制的末班車。他創辦了“秋山木工”有限公司,培養了50多位工匠,活躍在日本全國各地。他的學員要花8年時間去打磨技藝,一年學員、四年學徒、三年工匠,第九年才獨立闖蕩江湖。

他強調:要有一流的心性,才有一流的技術。他培養的匠人可以為社會服務幾十年,可以為客戶提供壽長為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家具。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作者的匠人精神到底指什麼

江戶時代興起的匠人文化,對日本的工匠産生了深遠影響。匠人們把工作看成與人格榮辱相關的大事,對自己的産品力求盡善盡美,并為此不願其煩。

“秋山木工”既傳承了傳統匠人的精髓,又擁有自身的特色。以下十條規則,就是對見習者、學徒的要求。

1.不能正确完整地進行自我介紹者不予錄取。2.被秋山學校錄取的學徒,無論男女一律留光頭。3.禁止使用手機隻許書信聯系。4.隻要在八月盂蘭盆節和正月假期才能見到家人。5.禁止接受父母彙寄的生活費、零用錢。6.研修期間禁止談戀愛。7.早晨從跑步開始。8.大家一起做飯,禁止挑食。9.工作之前先掃除。10.朝會上齊聲高喊“匠人須知30條”。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此嚴格的訓練,是成為一流匠人的基礎。但是,“秋山木工”嚴苛的制度裡也有關愛。每月會舉辦一次喜燒聯歡會,大家圍着一口火鍋,會對彼此說“你先吃”,從而形成謙讓的好氛圍。聯歡會上也有善意的提醒,幽默的打趣,真正友好的關系從此開始。

三、一起走進【匠人須知30條】

〔匠人須知三十條〕條條都包含着秋山利輝對匠人的理解。這裡着重談談“五打”,它們分别是第一條打招呼、第二十六條打電話、第三十條打報告、第十四條打掃衛生,第五條打動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3.1打招呼

打招呼不同于寒暄。成為匠人的第一步,就是完整準确地與人打招呼,眼睛裡有對方,聲音裡有力量,讓對方感到自然舒适。

3.2打電話

“秋山木工”的員工一進去,就會進行電話應答訓練。接聽電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聲音清亮、快活,要用愉快的語氣說:“您好!我是秋山木工的……。”

接聽電話時,要做好筆記。重要的事要重複一遍,讓對方确認。

接聽電話時,避免使用模糊的字眼,用簡單、具體、易懂的詞,同時不忘感謝對方。

3.3打報告

“秋山木工”的學徒們,每天完成工作後,都要在空白的素描紙上,寫一份的總結報告。

報告裡會記錄一天工作的成敗,挨罵的語言、改進的方法。前輩會針對報告寫上評語,通過這種書面交流,學徒們進步得很快。

一本工作報告寫完,學徒們會附上個人近況,寄給家人、朋友、親戚,讓他們在報告中寫上評語,再寄回工房。

當學徒們感受到身邊的人都在支持自己,就會自然産生感激之情。這也是朝一流匠人邁進的關鍵一步。

3.4打掃衛生

“秋山木工”的員工都是擅長打掃的人。打掃衛生的九成任務在收拾整理,清理丢棄不用的物品,整理必需的勞具,最後才是掃除灰塵和垃圾。

同時,要學會用身體記住打掃的方法。從打掃門口開始,再打掃廠區、宿舍、廁所、機械、車輛,像清洗自己的身體一樣用心。

3.5打動人

“秋山木工”的員工都要學會理解客戶需求,明白指令的含義,如實地去執行。

要取悅對方,就會認真聽對方說話。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文學、曆史、專門領域的知識,以及興趣、愛好等,這樣才能做到正确傾聽。

如此反複累積,就可以提高理解客戶的能力,對方會認為“這個人明白我的意思”。到最後,可以在5分鐘内,找到打動對方的用語,并讓對方感到驚喜。

這就是真正有品性的工匠:幹淨利落地完成客戶的任務。

以上五點,是秋山利輝【匠人須知30條】的“五打”,事雖小,牽涉的利益大。這讓我想起了曾國藩贊歎的“花落春仍在”,秋山師傅的“花”不落的秘訣是什麼?那是有傳人。

這批傳人,會感動客戶,會制出客人滿意的産品。他們踏實、勤奮、八年如一日苦練基本人,才會有不經意間氣場吸引人,給人帶來驚喜。

四、讀完這本書我究竟收獲了什麼

秋山先生父輩貧窮,祖上卻是貴族。他很早就悟出人生大道:為天命而活。

他不滿足于斧鋸的重複,一輩子不為錢而工作,為客戶而工作。為錢工作工作總想到自己,為客戶工作會精打細算,關注客戶的内心需求,為客戶帶來意外的驚喜。

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做一件事:做家具。

他不隻做家具,還在用心做人。他花95%的精力在育人,花5%的精力傳授木工技能。這種“德”、“藝”雙修的模式,培養了一批批德藝雙馨的“秋山人”。

他讓我看到了專注的魔力,堅持的魅力,生命的潛力。

還有作為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是關注精神與身體的成長,趁着年輕多幹一點實事,打好基本功,這樣幹什麼都不容易走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