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 有感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是漢高祖劉邦唯一的一首詩。雖然隻有三句,卻聽得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公元前196年,淮陰南王英布謀反,漢高祖劉邦禦駕親征大勝。班師途中順路回了一趟自己的家鄉——沛縣。
劉邦平定天下後,回到故鄉沛縣,邀請舊日好友一起飲酒慶祝,喝到醉醺醺的時候,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唱這首《大風歌》。
前兩句詩氣魄豪壯,雄邁飛揚,充分表現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滿,意氣風發的氣概。後一句詩表達了劉邦要鞏固他的統治,急須招攬人才的心情.
依據史書記載,劉邦唱此歌時“泣下數行”。其實,在項羽和劉邦的戰鬥中,項羽略勝一籌,首先占領鹹陽。卻不甘心“錦衣夜行”。白白痛失良機。結果成就了劉邦“衣錦還鄉”的機會。
回歸故裡劉邦和親友們痛飲數日。十裡八鄉的鄉親們都從遠方紛紛趕過來。看泗水劉季如何從布衣到天子,完成巨大的轉化,要前來一睹聖顔。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剿滅六國,削平割據,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嬴政自封始皇帝,妄求萬世永傳,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秦始皇五次出巡,樹碑刻石,封禅祭天。可秦王朝濫征瑤役,橫征暴斂,使天下騷然,危機回伏。
高祖常繇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高祖曾經到鹹陽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車駕出巡,)縱任人們觀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喟然長歎說:“啊,大丈夫應當像這個樣子!”
如果要說到草根逆襲這碗雞湯。泗水亭長的劉邦從市井無賴到起義領袖成為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乞丐皇帝朱元璋,讨過飯當過和尚,八輩子都是貧農,後來成為大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當真給咱農民兄弟長了臉。
《增廣賢文》:生于蝼蟻,當立鴻鹄之志。命如紙薄,卻有不屈之心。縱是人生一場夢,也要他黃梁一刻,錦繡安詳。
每一個王朝的更叠,都是曆史長河中一幕幕瑰麗絢爛的表演。王權交替,王朝更叠,輝煌瞬間化為塵埃。王座傾覆,王袍灰飛,曆史巨輪滾滾碾壓。王者墟落,帝夢破碎,往事如煙雲散去。
曲終人散皆是夢,繁華落盡一場空。
劉邦來到年輕時聚會喝酒的曹寡婦的小酒館裡。那裡已是一片荒涼,一片破敗,人去屋空。再也回不去了。幾十年過去了,幾十年已經沒有了。劉邦在老家臨行前和一群孩子嬉戲,其中一個小孩子撿到一個王冠戴在頭上。劉邦突然想起了曾經的自己,頓時老淚縱橫,他多想将時間永遠定格在那時那刻啊!
本人雖說女子一枚,卻對曆史充滿了好奇。一套《明朝那些事》。擺在床頭。心情郁悶的時候,幾乎都要翻上幾頁。看到明朝皇帝鮮明的性格特點,明朝的大臣如何豐富多彩。
一直被人稱作怪人,一直不合群。卻也幻想自己與衆不同。自己有超凡的能力,能夠創造奇迹。而實際上我們終其一生碌碌無為。兩耳充滿了窗外事,讀不通所有的聖賢書。
如今讀中國通史,其實人生沒有奇迹,曆史上任何一件大事的發生都不是偶然,他是時代必然的發展。都是你争我搶過後的成王敗寇。你看到王朝叠代,曆史興衰哪裡還能想到低入塵埃裡的自己的委屈?
偶記一小文。想到人生這條路,你怎麼選好像都會有遺憾。出生時天無異向,長大後并無奇迹。20歲時意氣風發,30歲躊躇滿志。40歲有人已經功成名就。可50歲有人還貧困潦倒。試問我們該不該相信命運?
東扯葫蘆西扯瓢。沒有章法,沒有邏輯的廢話。接受自己年少不知輕狂。人到中年曆經滄桑後的淡定從容。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接受各樣挑戰過程。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寄懷異性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本來由一夢,休笑世人癡。
最後還是那首楊慎的《臨江仙》愛了又愛。——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蹭飯
- 上一篇 【春夏秋冬】他鄉的老人
- 下一篇 《素問》—— 第二十篇 三部九侯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