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 第二十篇 三部九侯論

...

...

...

...

...

...

...

【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九針于夫子,衆多博大,不可勝數。餘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洩,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互,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于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何以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九野,九野為九髒。故神髒五,形髒四,合為九髒1。五髒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衆髒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數者死。其脈代而鈎者,病在絡脈。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察其腑髒,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真髒脈見者,勝死。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2,九候皆從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哕噫。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缪刺之。留瘦不移,節而刺之。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針。


【注釋】

1、故神髒五,形髒四,合為九髒:神髒五,心肝脾肺腎五髒也。形髒四,胃、小腸、大腸、膀胱是也。心肝脾肺腎五髒居内,胃、小腸、大腸、膀胱四髒居外,合而為九,是謂九髒也。

2、七診:指前文所言,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九候獨者,若因外邪賊風所緻,則病在表,無擾五髒之本,故雖見不死也。經月之病亦然。故曰:“似七診之病而不死也。”


止一箴言

1、醫家以三部九侯作為脈診之法,以确保診斷之準确性。然而隻是脈診依然不能百分之百确診,還需輔之以察其形,觀其色,詢其由,方能決斷其病之逆從死生。故醫家以“望聞問切”應四時之序作為其診病之妙要。

2、血病者,其經絡有結,氣血郁結也,故刺而通之而已。經結者,刺經。絡結者,刺絡。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缪刺之。奇邪者,外邪賊風所緻也,故缪刺以散之、引而導之于外而已。

參考書目

1、李志敏 主編:《黃帝内經》,京華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譯著,遼甯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止一 著:《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學》,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