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曆程》讀後感
這雖是羅素的随筆集,其涵蓋的範圍之廣讓我擔心,要為此寫出一全面的感想是不容易的。我嘗試從“知、情、意”切入,對于淺薄和狹隘之處,請大家見諒。
一
知,是對事物客觀的認識,如形狀、大小、材料、顔色、運動狀态等。
做到知不容易,須涉及分類學的各個學科。這聽起來有些高深,其實生活裡處處都是影子。相比超市和日常提到的種類,我們對身邊的花草樹木、蟲鳥魚獸,知道其名字的并不多,如果不對其細緻區分、泛泛而論的話,我們隻能泛泛地交流、泛泛地理解,尤顯語言的匮乏,你見過的聽過的隻能呈現在自己的腦中,别人無從領會了。
學好分類學不易,一是其廣博愈顯得無從下手,二是從筆法上,一旦我們掌握了些細膩、準确、生動的描寫技能,似乎通過稍微羅嗦的詞句也達到了目的,而且,除了描寫,還能打比方,更顯得高深了,于是分類學這條掌握知的捷徑就這麼被耽擱了。
我要強調的是,當今衆多訓練描寫技能的課程班子等都是隔靴搔癢,它們努力開導我們去觀察和内省,卻沒有提供一本得心應手的“指導書”,寄希望于自我的原地打轉,仿佛碰運氣似的等待奇特的靈感到來或者某日智慧的降臨。稍有理智的便明白這條路行不通,即便堅持下去,也日漸力乏。分類學是非常恰當的指導書,它一點兒也不枯燥,假如某些品種物種真的稀奇或者已經滅絕了,或許不用深究,但生活中的素材借助分類學的指導,足以舉一反三,讓我們的洞見處處開花、步步為學了。另外,鍛煉文筆靠分類學的描述也能事半功倍。簡要準确不但剩了筆墨,對個别專業的地方稍作通俗的點評反而有畫龍點睛的效果,這和之前的啰嗦是截然相反的。
言不可說盡,若過分依賴分類學而妄自給身邊的事物冠名的話也可能鬧笑話。儒勒∙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裡寫到主人公的仆人是個海洋分類學專家,隻要告訴他魚的名字,他就能道出其類種的具體信息,可奇怪的是,面對海洋裡的缤紛多變的生物,這位仆人竟然認不得了。可見,指導雖好,也要還原實踐,對于所見所聞記着對比和驗證。這尤顯實際行為的重要。
啊,包羅萬象的知啊,我要說的不就是一顆認真對待的好奇心嗎?能讓這顆心不為紛繁的信息而擾亂,不為長遠的曆程而氣餒,那便需要熱忱。每個人,都沿着自己的處境和需要産生好奇心,然後自然地吸取。這些處境和需要可能是外在的,以社會的分屬機構來組織運行,或者是内在的,以情感和喜好牽引着,這就是情之所在。
情,是對事物主觀的感受,如一時的情緒,或者穩定的喜好。
做到情也不容易。我們對每一樣事物都有喜好,就算看似和自己沒關系的,那隻是因其不重要而不予關注罷了。随着知的豐富,事物間相互聯系了起來,曾經被忽略的慢慢也注意起來,開始去感受,這就是情的豐富。
在情沒有豐富前,我們甯可多花些心思在知的積累上,尤其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和認識,也不要被遠在天邊的花俏消息所吸附,甚至念念不忘,成了将常便飯。如此舍本取末,實在危害不淺,其中普遍的一個禍源就是網絡,試問有多少信息真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呢?
除了有限的注意力外,情的種類有很多,曾有人把感受歸為基本的幾類,以它們的配比和處境不同衍生處其他種類,猶如烹饪,家常菜的佐料也是基本幾樣,可做出各種好菜就需要鍛煉和技能了。把情感像做菜一樣練就出技能,聽起來有點情緒控制學般有些冷漠,或者有些華而不實,不過,我要說的是,細品每一種情感,若能分出其中的主要成分,便容易找到它的緣由,并給與适當調整以趨利避害。情感的調試并不是理性的,喜與怒是人之天性,調試的過程也有情感的參與,想想我們解開惱人已久的困惑時那種爽透,或者固結不開的矛盾終于冰雪化開時的那種欣慰,這個過程讓情愈加迷人。
我覺得,在情的世界裡,沒有時空。或者說,當我們感受到某時某地發生的,在心裡激起了漣漪,這份蕩漾就在此時此刻了。或許,今天的感受不同于明天的,短暫的不同于長久的,可情總朝着豐富的方向,這股時時為之圓滿的欣慰感也足以自圓其說了。
意,是對事物進行改變的意志,對個人來說,如有意無意地擺弄物件或者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從宏觀上,我們也能感受到被規律或無形中的約束所牽引着。
不論從大從小來看,做到意也是不容易。自己想做的卻不能做到的,自己不想做的卻一直在做的,比比皆是。我們不要說那些大的夢想和目标,就說身邊的小事:吃一口好飯菜、說一通爽快的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交幾個誠心的朋友等,似乎都做到了,卻都打了折扣。
直面内心,了解真正的需要,似乎和心理分析有些關系,隻是知所給予的;能把它切實體會了卻是情的作用。或許,等我們做到了,會發現所謂的意如此荒謬、猥亵、遙遠,即便如此,那也是屬于自己的。也許,當我們發現這些不可理喻的意竟然在世間處處躲藏着,我們也為這份清醒而知足了。這時,随波逐流或許是順應天理吧。
知、情、意,伴随成長,也有順序。
孩子們從求知的好奇心是天然且旺盛的;情卻顯得簡單或不穩定,喜歡的就熱烈追求,哭哭鬧鬧也不罷休,到手的玩膩了,很快丢棄;意志就更薄弱了,我甚至認為,中學之前是沒有意志可言的。比如,常見的就是自律的培養,如果定要從行為上看出效果,或許隻有兩個辦法,一是外界強力的約束和威懾,這是現代教育所普遍的;二是創造其自然的求知環境和愉快的學習氛圍,雖然理想,不是沒有,卡爾∙威特的教育就實現了。
青年後開始評判事物,不僅有了喜好,還能借助知的豐富來诠釋這種喜好,那麼,這種情感自然也是豐富的。不僅對于積極的如此,對于消極的,也能全面地認識,雖然有些無奈和埋怨,因其細膩将其柔化,不走極端,便不礙知識的吸取,待閱曆的增長慢慢趨于中性。到那時,不論何種情感,都能拿來把玩,表面不悲不喜,内心卻洶湧澎湃。
到了中年,知已成系統,厚積薄發,成為源源不斷的工具;情也近于達練,性情沉穩又不失熱情,把知的工具在手裡揮舞得嚯嚯有聲。如此自然,到了專注于适合自己道路的時候了。這股力量,意之所向,不求結果,無所為卻有所為。
這裡不免要調侃一下由于順序不同或者三者失衡造成的一些弊端:
> 有知、有情、無意,雖年歲的增大,預感碌碌無為,虛無一生。
> 有知、無情、有意,生活過得去,在他人眼裡也有所謂,可一生并不快樂。
> 無知、有情、有意,這樣做事情,初衷很好,風險很大,一場空後也不知所以然。
以上三缺一在生活中常見到,可見還有其立足之本,可如果失其二,恐怕就要出問題了:
> 隻有知的是呆子,不解風情,不圖名利,十足另類。
> 隻有情的是風流浪子,不到餓肚子不會清醒。
> 隻有意的是頑固分子,不撞南牆心不死。
我已說了,意做所向是成長的必然,可其表現方法卻可能回歸知與情,比如學術上、藝術上求得成就的;純粹在意上的成就我看當屬政治家了。
啊,沒有了知、情、意,世界将如何運行。它們創造了各種的文明:知的文明追求合理,以理服人,科學辦事;情的文明講究同情,以情育人,團結辦事;意的文明講究規矩,以法規人,遵章辦事。當我琢磨着三者時,時而融合,時而獨立,也許,分屬給各自适合的人群來掌管,尊重各自的文明便相安無事吧。把知交給好學的人,單純朝氣的青年人為開始,這種人将終身學習貫徹一生。把情交給善良的人,女性為宜。把意交給富有擔當的人,男性為宜。
二
人,如何的獨特?如果少許了解了這點,你或許不會把以上的當作枯燥的說辭了。
動物,也有知、情、意。我的女兒養了一隻昆蟲,開始還在卵殼裡,後來,昆蟲出殼了,慢慢長成一個成熟的黑色甲蟲。女兒沒兩天喂它一小片蘋果,它一觸到蘋果就爬上去咬了起來,僅此食物,甲蟲活了下來。甲蟲眼裡的世界是什麼?除了周圍的殼子,什麼都沒有。可是,它也懂得吃蘋果,可見它知道食物、喜歡食物、也主動去求 - 知、情、意都做到了。我不知道甲蟲能不能看到,或許它隻有觸覺而沒有視覺吧。那麼,大一點兒的青蛙呢?聽說它的眼睛就靜态的事物不明感,那麼對于大千世界多數的靜态物體,青蛙又是如何認識的呢?而且它那麼小,視野經常比植被遮住,就算不在井裡,也隻看到井口一小片天地吧。那麼,再大一點兒的狗呢?它似乎是最有靈性的了,能記得主人的面孔,一看到就搖尾巴。假如主人有一天生氣了,狗還是高興地搖尾巴;假如主人有一天打了它呢,第二天,狗還是搖尾巴找主人去。似乎狗沒有時間感的記憶,不然怎麼總不記仇呢。
以上總覽不同的動物等級,都沒有所謂的人類智力,伊瓦努爾∙康德就人類理性統計過幾條法則,記憶猶新的是時空感和邏輯抽象能力。沒有了這些,我不敢想象第一步的知如何求得。讓我們假設,這個世界上都是學前年齡的小孩,他們的智力對時空感和邏輯抽象能力均未發展出來,他們如何看待和支配這個世界呢?我想,就知,一切都是表象,如在夢裡,今日見過的,很快忘了,每次見了都很新鮮,都像新東西一樣學了起來;他們的情感那麼單純,不高興隻要哭兩聲,沒有記恨,哭過一起玩耍;他們的意志,姑且說他們有意志,那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們不懂得害羞和危險,隻會随心去求他們想要的,走在懸崖和深潭邊也不在乎。他們,就是最有靈性的動物。
人,遲早,隻是多了一點點,對待這個世界的态度就改變了,曆史帶入進來,為我們的由來踏實地找到了基點,也套上了層層桎梏。地理帶入進來,讓我們和摸不着看不到的玄像産生了聯系。真的,有時我竟想,美國、歐洲,它們是否存在?何為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牽連着所有人的神經。加以邏輯抽象,科學、律法,甚至普通的日常規則,花樣多的讓人目不暇接了。
人呐,多麼的獨特。整體在成長,個人愈加渺小;整體在進步,個人愈加迷失。也許,知、情、意的世界本來很純潔,隻是我們不善利用上帝賜予我們的這點獨特吧。
三
以下的想法零散地在其他處寫過,這裡重提,或許是對它的執着。既然已經寫過,就不想細啄詞句,囫囵一氣,圖個爽利。
父母應該允許把孩子帶到單位去,尤其10歲前的孩子。他們對父母的依戀是自然的,10歲前父母的貼身陪伴對培養親情和對社會的親和感是很重要的。
自然,單位裡需要為孩子活動準備一席之地。為了不打擾父母工作,最好是單獨的一件屋子,和工作室隔着一塊隔音玻璃,彼此間能看到對方,都踏實。
為了不讓孩子放任自流,可以有效的培養智力并保持身體健康,也考慮到安全,公司的員工應該輪流充當老師教孩子們,不需要什麼教材,我想為了自己的孩子,員工間一定會認真地商量并指定一份自己喜歡的教材,就算員工裡有單身的,早早參與父母的議題和照顧小孩會打消他們以後對婚姻和生育的不良印象。
我不認為工作的業績和父母專注于工作的事件有必然聯系。一個把工作隻當工作的,和一個把工作融入生活一部分的,做出的質量一定有區别。孩子從旁感受到的不僅是父母工作的環境,還有工作的态度。現實中,孩子經常遇到的是父母不經意間對工作的牢騷,不然就是隻從賺錢角度灌輸孩子工作的重要性,“做自己喜歡做的”這種說辭對孩子是那麼虛幻,沒有任何說服力,除非,讓孩子陪在身邊耳濡目染。這反過來也端正了父母的工作态度。我想,有孩子參與的工作場合,氣氛一定溫馨很多。
以上針對的是多數在辦公室工作的,而且在人員和設置上稍有規模的公司才能做到的。目前沒有這麼做一是文化問題,而是法律的硬性規定,即公司就是公司,不是托爾所。我想,這是系統的改革問題,2020年的疫情已經讓衆多員工居家工作,客觀上迫使将工作環境滲入了家庭,而且随着科技進步和管理的适應,越來越行得通。那麼,有什麼理由說反過來的滲透,即把家庭滲透到公司就行不通呢?
未來的員工需要怎樣的技能,由此牽扯的教育,要培養怎樣的技能?這都是大問題。我們能感覺到的是,技多不壓身,隻要不損耗現有工作表現和犧牲家庭責任,這種技能越多越好。然而,如果技能不是在工作和家庭中培養,而是交予第三方的某機構專門培訓,所花費的财力和時間,甚至所學的實用性,都可能對工作或家庭有負面影響,那麼,員工還要提升的話,其必然被較強的功利心駕馭,即我們做得到的好處是什麼,花去的能不能賺回來,假如連這個也是未知數的話,最後留下的希望隻是文憑證書這一紀念了,存放着去祈禱,盼望某天“學有所用”。這種技能的學習現狀已經很普遍,從知、情、意上都談不上,如此系統地想來,甚至愚蠢之至。
家長的職業多種多樣,從自身的優勢設計出的教育方法自然很實用,孩子們耳濡目染後,首先對父母的職業有了切實印象。然而,家長間可以互相依托,隻要彼此的公司都提供類似的設備和人員輔助看護,這家的孩子可以去那家的叔叔阿姨的公司去,如此反複。我們不用擔心孩子學不到穩定的東西。10歲前的孩子對知識的多樣性是不排斥的,相比家長間的親和互助帶來的氣氛,總比一個個關起門暗自較勁要好。
學校的職能是什麼?學校重要的有兩點,社會品德教育和總體學習大綱的制定。就前者,我們不能忽略孩子的公民意識,在他們10歲後自然地脫離父母進入獨立的托兒所或者學校時,品德教育能讓他們順利融入群體。後者是站在科學的兒童發展規律上制定的,以下限為準,即隻要達到基本的要求就算合格,無需分數的比試。
請注意我所說的無分數比試和家長聯合教育的互補,隻有聯合,才能排除競争,對待同事的、鄰裡的孩子一視同仁,那麼,自然不希望學校再出個分數來破壞這種聯合。而排除競争不意味着孩子會有惰性,隻要在公司或家庭間做好妥善的輪流制,孩子依然是有規律并正常吸取知識的,反而朝着他們喜歡的知識去。
看看這些措施對生育率的影響吧。如果公司提供了如此支持育兒的措施,哪個單身男女或年輕夫婦害怕生育呢?他們不但提前已和其他父母練就了育兒技能,更被這融洽的育兒環境所感染。
至于公司在育兒上的費用開銷,我想父母們是不在乎額外集資的。有個問題是,對于特殊的工作環境,即一些不适合孩子從旁跟随的環境,父母們就要另外安排了。不過,以上的宗旨是灌輸給社會:工作,不該占據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家庭應該占同樣的比重,不僅在時間上,還有認真和科學的态度上。所以,這些因為特殊工作環境的家長應該得到更多的在家陪伴孩子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參與其他家庭的聯合,就算工作的時間裡可以放心地委托給他人。
不要存有什麼批判了。看看如今的工作和教育是如何脫節的吧。家長忙碌的都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了,于是委托給補習、學校,這是多麼無理的啊,父母即便不專業,也應該通曉基本的育兒之道。我覺得每一對新婚夫婦或者準父母都應該認真地參加相關課程,假如教育要考試的話,應該考考這些無知懵懂的成年人們,就不要給天真自由的孩子心靈增加負擔了。
新加坡大選在2020年7月10日落幕,反對黨們使盡了招數博得選票,其中典型的就是如何提高人民的福利,說應該多給某某人群經濟援助。執政黨的口号很明确了:保工作,出台各種刺激經濟的配套。我不敢對政治妄下定論,不過有個問題要想一想:生活不隻是經濟,賺了錢不知道怎麼花,或花在錯誤的地方還不是沒解決問題?我想說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起碼我趁着這段看似灰暗的時期看了幾本好書,讓這顆惶惶之心有些撫慰。
封面
羅素的這本随筆是好書,我不知這篇文章是否反映出些許的他的思想來,願以此抛磚引玉,與君共勉。
Lazytiger
2020.07.14
- 上一篇 是月亮閃亮,還是六便士閃耀?
- 下一篇 《最後的山神》賞析(一)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