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導讀】談談論語八佾篇各章節之間的内在聯系

...

談談論語八佾篇各章節之間的内在聯系

八佾篇主要内容是講禮樂,禮樂是實施德政的重要内容,篇名八佾就與禮樂制度有關,是指天子舞樂的一種規格,古代奏樂舞蹈,每行八人,稱為一佾,按禮制規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本篇第一章講季氏違背禮制,用了天子才可以用的八佾在自己庭院中舞蹈,是嚴重的僭越行為,除了季氏外,把握魯國國政的三桓都是如此,随意踐踏禮制,又如接下來的第二章,說的就是三家在祭祀祖先結束時唱天子祭祀時才可以唱《雍》的詩句,真的是亂套了,到了禮崩樂壞的時候。

下來第三章,孔子說,禮樂如果不以仁為本,就失去了意義,禮就不是禮了,樂就不是樂了。這一章間接指出了禮樂的根本。

緊接第四章,林放向孔子問禮之本,事實上一章第三章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那這一章孔子首先肯定了林放的問題,問得非常好,然後用禮甯可儉樸勿用奢侈,喪禮甯可哀戚勿過隆重繁瑣,引導林放自己去找禮之本的答案,禮的根本當然是要回歸到人真誠的實質需要,即以仁為本。

接下來這一章講禮的重要性,是說禮制對于社會的有序與穩定有重要作用,孔子說沒有禮制的外國即使有國君,還不如有禮制的華夏各國沒有國君,也能維持社會的有序運轉。相當于今天說依法治國,有無元首不是很重要,隻要制度在,國家機器按照法制進行,各就各位,各盡其職,社會就不會有大亂子。

那麼對于違反禮制的行為,要及時去有效制止,作為下屬應該勸谏阻止居上位者的違禮行為,所以第六章舉了冉有作為家臣不能阻止季氏去祭拜泰山之神。泰山之神是天子和諸侯王才可以祭拜的,季氏隻是大夫,不夠格。孔子說難道泰山神不如林放知禮嗎?意思是說,季氏這樣做,也是沒有用的,泰山神不會接受這種無禮的祭拜。同時這章說的林放知禮與前面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又呼應聯系起來。

那為什麼季氏還要這樣做呢?完全是私利熏心,私欲作祟,或為争名奪利。這是有德的正人君子所不為的,那君子會争什麼?第七章,孔子說君子無所争,如果有争的話,也是象射箭比賽,友誼第一,互相謙讓,比完可以一起喝酒,君子是文明之争,不會争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會象季氏做不該做的禮儀,争那些不合禮的虛名。

那平時所作所為該如何做才合乎禮儀呢?第八章,子夏與孔子談美人的巧笑與美目,不管如何化妝打扮,背後都要符合禮儀規範,這樣的美才是真的美,才是有意義。任何社會人,包括君臣,也包括美人,大家都要以禮來約束日常行為。同時也是說《詩經》裡可以找到很多符合禮的情節實例。

除了《詩經》有禮之外,還有傳統留下來的禮儀,如夏朝的禮儀,殷朝的禮儀,在第九章,孔子說他都能講這些禮儀,但象杞國、宋國有的地方已不能相應證實了,主要是曆史留下來的文獻不足夠,如果足夠的話,他相信自己還是能證實與還原的。這一章也說明了孔子是一個禮儀大家,學識淵博,對前朝的禮儀了如指掌。

下來幾章講具體的一些禮儀,第十章,先從大的禮儀說起,如禘禮,孔子說禘禮,從開始主祭者獻上第一爵酒後,就看不下去了,完全不像他所了解的禘禮流程與規矩。

孔子說禘禮,自己目不忍睹,那人家就會以為他很懂啊,所以第十一章有人就要請教他說說禘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孔子故意說自己不知道,但說知道禘禮的人治理天下就會易如反掌。禘禮屬于是國君禮儀,孔子知道自己不能随便說,這反映孔子說話是非常謹慎的,一定是看對象看場合。

那除了國君的禘禮之外,還有形式很多應用很廣的祭祀之禮,該怎麼做呢?第十二章,孔子強調祭祀要真誠,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神時一定要想象神靈就在眼前,象真實的存在,要虔誠地祭拜。要祭,就一定要親自參與祭,否則請人代祭,就不如不祭。

祭神是重要的儀式,但神靈有很多,該怎麼做呢?下來第十二章王孫賈就問,有人從實用主義出發,認為與其獻媚遠的西南方奧神,甯可多拜拜近的竈神。孔子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得罪了天神,還能去哪裡祭拜禱告了,天神無所不在啊。不管祭拜哪位神靈或祖先,都是要從真心真誠出發。

那對于禮制,夏朝就有了,已經有夏商周三代的禮儀了,該用那一代為好呢?第十四章,孔子說,周朝的禮儀是借鑒前面夏商兩個朝代的,有繼承有損益,而且已經有了極大發展,非常豐富和完備了,孔子說他按照周朝的去做,也是說讓大家遵守周禮就好了。

孔子在當時已經名聞天下的禮儀大家了,接下來第十五章,說他每次去國君的太廟,每件事都要詳細問,于是有人質疑孔子是否知禮,好像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似的。孔子當然知道太廟的禮儀制度,但是以這樣謹慎認真的态度進入太廟,對待每個細節,恐怕有錯,這才是合乎入太廟之禮,如是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下來第十六章是說有關君子射禮的一個細節問題,射禮是看誰能射中箭靶的皮子,而不是看誰能把皮子射穿,因為大家力量不一樣。

第十七章是講告朔之禮的一個細節,子貢想去掉祭獻的活羊,可能是那時大家已不太重視這個禮儀了,經常走過場了。但孔子希望保留這一環節,因為這是儀式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了這一環節,告朔禮還會流傳下去。

第十八章是講為臣之禮,本來事君盡禮,乃是為臣之道,但那時合禮的行為反而被某些人認為是谄媚,說明現實的禮已經崩壞了。當然這主要是那些敢僭越違禮的小人會這樣認為,把自己的無禮當成有禮,把别人的有禮當成太過。

那君臣之間的禮是該如何規範呢?下來第十九章,就有魯定公來問這個問題,孔子就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間是相互的,不是絕對的。臣子是不必絕對的忠,如果君不對臣以禮相待,臣是可以不忠的。

前面各章講的主要是禮。那樂呢?下面有幾章涉及到。禮與樂是相輔相成的,關于樂該如何呢?第二十章,孔子以《詩經》第一篇《關雎》為例,說《關雎》這首詩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正如學而第一篇中有子講過,禮之用,和為貴。樂之用,也是如此,在于和,以和為貴。禮樂除了要符合仁道外,還要符合中庸之道。

下來第二十一章講有關社禮的一個細節,是魯哀公問孔子的學生宰我,宰我認為周人用栗木做牌位,有讓人戰栗的意圖,孔子聽了就說已經既成事實就不要去追究了,既往不咎。

接下來第二十二章,講齊國一個著名人物管仲,孔子認為他的器量小,不節儉。舉了塞門與反坫兩個例子,批評管仲有違禮出格的地方。

接下來第二十三章講音樂,是孔子對魯國樂師,講音樂是可以知道的,一首樂曲是怎樣完成的。

接下來第二十四章是儀地的地方官與孔子見面後,他認為天下無道失禮太久了,天下将以博學多才的禮儀大家孔老夫子為榜樣。真的給他言中了,孔子還成了萬世師表!本章樹立了一個禮的代表人物——孔子。

第二十五章,再次提到音樂,舉了兩首非常重要的樂曲,孔子認為《韶》樂是盡美且盡善的,而《武》樂盡美但不夠盡善。這裡提出了音樂用形式與内容兩個标準來衡量評價,最好的音樂是形式與内容的完美結合,達到盡善盡美。本章給出了一個樂的完美作品——《韶》。

本篇最後一章第二十六章,以孔子批評那些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的無禮的人,實在讓他無法忍受,看不下去了,作為結尾,呼應了開頭第一章,讓他無法忍受的季氏僭越的無禮行為。

綜上所述,八佾篇,主題非常明确,始終圍繞禮樂這一中心課題去展開論述,雖然以章節出現,但整體脈絡是清晰有序的,前後是注重關聯性的,最後一章還不忘呼應開頭第一章,總的來說,八佾篇的文章結構是相當嚴謹的。





博雅堂主20201002



附:八佾第三篇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7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3-14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3-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谄也。”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21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為木铎。”

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