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進化了幾百萬年,誰還是個弱者?

我們似乎總有個錯覺,以為動物比植物更加進化完全,因為動物能動,能跑,能趨利避害,而植物隻能靜靜的站在一個地方等待命運的摧殘。

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沾沾自喜于農耕文明總是在曆史趨勢上包容同化遊牧民族,因為農耕文明恒地有産,在物質的積累基礎上才能發展出現代社會的上層建築。

所以細想一想,說不定人類在自以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其實是被植物馴化了呢?

著名的《人類簡史》中就有一個這樣的猜想:或許小麥才是這個地球的統治者,本來隻不過是一介野草,艱難地生存,利用了人類對于澱粉的喜好,現在早已遍布全球,将自己的基因發揚光大。從這個意義上說,小麥才是這場“宮心計”中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



如果以為這個猜想荒謬可笑——畢竟人類站在食物鍊的頂端,而小麥這樣的植物所處的是底端——那恐怕太過自大,植物比你想的更強大。它們不僅能與天鬥、與地鬥,與植物、動物、甚至人類鬥都沒在怕的。真遇上生化危機,“植物大戰僵屍”的場面還說不定真能活久見。(手動狗頭)


這本《植物戰争》的作者從德國約三千種野生植物中精挑細選出來25種植物,與其說是介紹25朵奇葩,不如說是介紹25種、甚至拓展到更多種植物适應環境、改造自然的策略。


...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是在書名中戰争兩個字吸引來的讀者,恐怕要失望了。因為這一場橫跨百萬年的生存之戰沒有硝煙,找不到實體的戰場,可能深埋在地底,或許飄散在風中;看不到兵戎相接,這武器可能是匍匐蔓延的根,是随風搖曳的葉,是燦爛奪目的花;戰争的對象是天是地,是風是水,是其他的生物——這場戰争的名字就叫“生存”。


語言非常平實,兼有科學工作者的嚴謹和作家的娓娓道來。在這樣一個追求點擊量、被标題黨包圍的文化氛圍中,這樣平平淡淡、返璞歸真的叙述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書中還配有精美的手繪圖,讀者可以對介紹的植物有個直觀印象。裝幀也精美,镂空腰封正好露出書名,配的三張植物的彩繪卡片也可以更換着插在此處,每天都給書帶來一個新的面貌,值得收藏。


這樣的書就适合在一個溫暖的午後,伴一縷茗香,安安靜靜地沉浸進去。


...

閱讀本書你可能需要的知識儲備


通讀整本書,作者的知識淵博不僅體現在植物學上,還牽涉到了動物、礦物、地理、曆史等等多重學科。其他方面我不敢多說,植物學這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可以幫讀者們再回憶回憶中學生物學基礎,更能讀明白些。


*首先是生物分類學。


書中頻繁提到“科”、“屬”之類的名詞,我們可能需要回憶起“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順序。

簡單說,生物兩界分法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

植物界中又分為16個門,包含低等植物如藻類,高等植物如苔藓、蕨類等等。

在高等植物中又有兩個門為我們熟悉,就是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這兩個門的植物會産生種子,因此統稱為種子植物。

而被子植物,也就是本書中作者頻繁提起的“顯花植物”,本書介紹的25種植物全部都是被子植物。


...

被子植物門之下又分為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

綱之下就是目。

目之下是科,一個科的植物通常有更多的共同點,就像一個大家族,科的英文名就是Family。在植物學中更多的是提到科,很少提到目和目以上的綱。

再之下就是屬和種。同屬的植物親緣關系更近,具體到種那就是同一套基因和血統了。


*其次是林内的雙名法。


書中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字下面寫着一行拉丁字母,那就是這個植物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名稱,由兩個部分組成:前面的是屬名,後面是種名,就像一個人的姓和名一樣。同屬的植物屬名相同,就像一家人姓一樣。書寫的時候需要斜體,屬名第一個字母大寫。


...

這種命名的方式是由植物學家林内首創發明的,因為拉丁名是一種不再會發生變化的語言,可以确保命名的唯一和精準。


*最後,關于中文名字的翻譯。


拉丁名是唯一、準确的,可以在維基百科上搜索,得到關于這種植物更多的信息。

而中文名的翻譯沒有那麼講究,書中對于某些植物名稱的中文翻譯可能并不是這種植物的中文學名。

況且有一些植物沒有在中國發現,也就沒有廣受認可的中文學名。也許譯者為了行文的需要,翻譯了與其英文名或德文名相近的中文名字,有的在注釋中标出了,有的沒有。

因此如果對書中的植物感興趣,也不要拿中文名去搜索噢,可能搜到的是另一種植物。(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