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位廢料場女孩的逆天改命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算是這兩年的重磅暢銷書吧,每次逛書店都能看到它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許多讀書頻道、文學網站也頻繁推薦這本書,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相當高。

作者塔拉·韋斯特佛生長在大山腳下,整個童年在充滿鋼筋水泥的廢料場度過,父親執拗的信仰圈住了一家人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不能上學,生病不能去醫院,拒絕接受新事物,相信世界末日說。

母親則推崇能量治療解決病痛。

哥哥喜怒無常經常對塔拉施以暴力。

其他兄弟姐妹們則依賴于父母的經濟來源,一生困囿于這無限循環的殘酷怪圈裡。

...

就是在這種充滿禁锢和壓制的家庭環境裡,塔拉在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她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隻有起重機的轟鳴。

如果不是成長過程中某種自我認知的潛意識的出現,塔拉或許一輩子都會按照父母規劃的道路走完這平凡又壓抑的一生。

對新事物的好奇,對外界的渴望是塔拉在壓抑的生活之外僅有的精神向往。

幸運的是她有一位同樣無法忍受家庭氛圍而出逃的哥哥泰勒,與泰勒在一起的時光是她童年時期裡為數不多的幸福片段,也正是這位哥哥成為引導塔拉走出大山的指路明燈。

之後塔拉利用一切可以見縫插針的時間來自學,最終取得大學學士學位,進哈佛,入劍橋,獲得過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一躍成為美國頂尖高材生,從此逆天改命,人生翻起新的篇章。

于我來說,作者塔拉勵志掙脫束縛的奮鬥曆程隻是本書的一部分,更讓我動容的一點是作者在這本自傳體小說中所呈現的既痛恨不已又難以割舍的家庭關系。

即便是陰晴不定偏執固執的父親,也在某些時刻擁有着純粹的父愛,比如在塔拉第一次在唱詩班唱歌時早早坐在前排捧場,千裡迢迢去大學找勸女兒回家隻為避免上帝知道并懲罰女兒的背叛。

最後父親離開時的那段話令人難忘:“如果你在美國,”他低聲說,“無論你在那個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侖汽油。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面對這樣的父親,是恨,還是感動?

...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在原生家庭中缺乏足夠快樂和自由的親人關系,但這種關系往往一邊互相傷害,又一邊互相依偎取暖,你無法徹底割舍,也無法全心全意去愛。

人生,總是如此複雜;家庭,也會讓人無奈。

經曆了如此壓抑的成長曆程,作者将心中的悲憤、不平、無助、呐喊一句句呈現在書裡,幾乎是毫無保留地将内心展開,撕扯,再心緒平和地講述與原生家庭之間的依賴、抗争、出逃、新生、和解這一過程。

入學之後,随着知識和視野的拓展,塔拉逐漸明白并理解了父母的行為。他們的最初目的都是出于愛,隻是這種折磨她整個童年的愛的表達方式,是父母受困于自身知識所限而呈現出來的不完整的愛。

他們付出了力所能及的打心底認為是父母之于子女的愛,卻沒能意識到這中愛的好與壞、對與錯。因為這是他們認知裡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塔拉開啟新生活後面臨的繁華世界與父母所堅守的大山腳下的寂靜形成了強烈對比,也引出了本書最高級的立意:教育的重要性。

塔拉曾在一次訪談中說:

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曆和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于他們的想法。

...

所以,她理解了父母的行為,也理解了時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

通過教育所得的最核心收獲,就是用更廣闊的的視野,更理性的角度,去認識和接受這世間的多元。

與父母和解,也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就像她說的:隻有未來才有份量。

——————————————————————

文 | 夢遊三水

圖 | 網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