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
一個讀得很廣泛,卻讀得不精的人,與其值得贊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說:“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樣讀那麼多書,我就跟他們一樣愚蠢了。”
記得有一次,一位好朋友讓我推薦一本适合她最近看的書。那段時間剛好沒有讀到很不錯的書,于是我開始在腦海裡搜尋,回憶家中書櫥上的書。雖然從小到大看上去讀了很多書,可是真要推薦時還真不懂推薦哪一本,最後隻能說“要不你看看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于是她問我“為什麼你推薦這本書?”一時之間我愣了一下,仔細想想還真答不上來。小說的情節我隻有個模糊的印象,也忘了是否當中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點,隻是喜歡張愛玲的文風,但什麼樣的風格又描述不上來。或許隻是因為推薦這本書顯得比較...不那麼俗?有小資感?然後她調侃我說“你推薦了一個東西,卻給不出理由,那别人怎麼相信你呢?”
真是尴尬到了極點,一下就被發現了原來隻是僞書迷o(╯□╰)o,盡管看過了許多書,但真正内化為自己的東西并能夠有效輸出的部分有多少呢?換句話說,這些書跟自己有什麼關系呢?姑且不論一段時間後還記得多少,就是在看完書的當下,常常會萬千思緒湧動,想要抒發出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卻又無法組織好語言表達。那個難受。于是忍不住翻看豆瓣的書評,覺得許多都寫得蠻好的,有時甚至看到其中一篇一陣驚喜,“這就是我看完的想法!寫得真好”,于是欣喜地給文章點個“喜歡”,然後繼續看下一本書。頓時我覺得之前看的書都白看了,當然說完全白費也不至于,隻是效率不高,投入了同樣的時間,當然是希望能盡可能提高内化效率。
從那時起我覺得有必要調整下自己閱讀書籍的方式。
其實在這本書之前,還看了另外一本名字很相似的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那本書更偏重于如何在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記錄和收集自己腦海中的靈感,并通過筆記提高内容吸收率和思想輸出能力,感興趣不妨一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如果說上面那本書是閱讀具體一本書的招式口訣,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内功心法,其中既有總綱心法(包括閱讀的活力與藝術,和閱讀的四個層次),又有專門心法(包括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提供了從擇書,到閱讀一本書,到閱讀同一主題書的具體規則,方法和建議。
在閱讀的活力與藝術中,作者一開始就強調了主動閱讀的重要性: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很喜歡作者的比喻:一本書的作者就像投手(有些作者“控球”好,精準的傳出去,讀者就更容易接收),讀者就像捕手(能否接住球就看自己的功力與主動性),而不同類型的訊息就像不同技巧的球(快速球、曲線球、變化球等)。閱讀的主要目标也分為「獲得資訊」與「求得理解」,前者能增加我們的資訊(固然是重要的),卻不能增進我們的理解力。若要提升自我,須得閱讀更為“更高杆”的讀物,從一開始的與作者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到通過閱讀将之克服至大緻相等,即獲得了理解力的增進。更通俗的來說,前者是看完「記得住事情」,後者是「解釋得了事情」。最後作者形容主動閱讀就像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你必須自己在閱讀中作思考和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作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讀者,作者認為在閱讀前應該要提出四個問題,并在閱讀過程中,帶着這些問題,自己去嘗試回答: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
接着作者介紹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層層遞進,層層包含:
基礎閱讀(這句話在說什麼?)
檢視閱讀(這本書在談什麼?)
分析閱讀(如何消化一本書?)
主題閱讀(多本書的比較閱讀)
基礎閱讀就不多說了,還記得那折磨人的小妖精(從小到大的語文閱讀理解)麼,大多數人在它的訓練下都獲得了基礎閱讀的能力。
檢視閱讀的重點在于有系統的略讀/粗讀一本書(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繼續花挖掘),以便了解這本書的内容和架構,為進入分析閱讀做準備(如果值得的話)。在這裡應該要能篩除掉大部分沒有價值或不适合自己的書。
分析閱讀是咀嚼和消化一本書的重點,也是本書的重點。共分為三個階段:了解一本書(回答問題1);诠釋一本書(回答問題2);評價一本書(回答問題3/4)。作者提供了一些規則與建議,值得細讀與反複運用。鑒于在這部分中作者提供的方法主要是針對論說型的書籍,在其他諸如曆史哲學科學想象文學等書籍中并不完全通用,因此作者又分别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需要調整的規則和方法(這一部分可以看個大概,待分析閱讀的方法掌握熟練後,實際需要閱讀某一類書時,可以再來參考)。
最後的主題閱讀,比較适合需要對同一主題進行了解或研究的讀者。主要可以分為準備階段(收集和篩選主題相關的書籍,并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和主題閱讀本身階段,待有需要時可以參考。
書末的附錄推薦了一些建議閱讀書單,是作者認為超越大多數讀者的水平,促進心智上的成長,“值得你花時間”的書。當不懂看什麼書的時候,回歸這些經典名著是很好的選擇。還有個關于四個層次閱讀能力的小測驗,個人感覺略雞肋,不過如果想熟悉一下這些方法,不妨一做。
這本書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就像作者已經示範了一遍),目錄非常直觀和詳細,書中的重點語句和内容已經用粗體突出,每個章節還總結了摘要。因此其實不再需要自己另外去總結歸納要點,看完可以當一本參考手冊,需要時直接翻看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不過為了加深印象,以及書本不在身邊卻需要參考的方便,還是在文末又手打了一遍這本書的簡單摘要。
其實看完這本書最震撼的不是作者對閱讀剖析得如此透徹,并細緻歸納總結了如此系統的有效閱讀方法,而是該書的出版時間:1940年初版,1972年增訂版!不得不佩服作者對教育閱讀的精辟見解,曆久彌新,如果能早些遇到就好了。但反過來說,就算拿到了内功心法,不在招式上運用就等于一張廢紙,更多的還是需要在今後具體的閱讀每一本書中反複的去運用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輸出能力,内化成自己合适的閱讀方式,最終做到無招勝有招。但一開始的改變總是困難的,堅持亦是更難的,不妨先從某一本書或一類書開始吧。
希望多年以後,如果有人再讓我推薦一本書,我能跟他/她說“我覺得XX書蠻适合你看的,因為......(以下省略800字以上)”
附:《如何閱讀一本書》簡單摘要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導言的性質)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如同投手與捕手的關系。
閱讀的主要目标分為「獲得資訊」與「求得理解」。理解力的提升在于縮短與作者的差距。
自我發現型學習與指導型學習的差别就像缺席的老師,須得自己去主動思考和分析。
第二章 閱讀的層次(引入概念,後面幾章展開闡述)
基礎閱讀(這句話在說什麼?)
檢視閱讀(這本書在談什麼?)
分析閱讀(如何消化一本書?)
主題閱讀(多本書的比較閱讀)
層層遞進,層層包含,前面的層次是後面的基礎。檢視閱讀在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中很重要,有助于篩選有價值的圖書,确定書的内容和架構,以及确定與閱讀主題是否相符。
第三章 基礎閱讀(既然都閱讀本書了,應該沒什麼問題)
第四章 檢視閱讀(學會這種閱讀方法,避免每本書從頭看到尾,也為後兩層次閱讀作準備)
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如書名頁、序、目錄、索引、出版者等,獲得資訊,判定要不要繼續;選幾個跟主題相關的篇章看看,或者東翻翻西翻翻,短時間内保持精神集中地閱讀。)
二)粗淺的閱讀(面對很難的書,從頭到尾通讀一遍,盡量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隻注意能理解的部分)
閱讀的速度不在于快,而在于知道何時用何種速度閱讀。
避免逗留與倒退的閱讀方式。
專心不等于理解力,理解力的提高留在分析閱讀中。
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最重要的問題,帶着這些問題去讀書)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即找到主題,以及其如何發展,分解出關鍵議題。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即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即如何評價這本書。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 即這本書對個人的意義。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于你自己?買書隻是前奏,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才是真正擁有這本書,最好的方式還是記筆記,在書上寫寫畫畫(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才能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培養閱讀的習慣,若一開始較難,由許多規則中先養成一個習慣。
第六章~第十二章 分析閱讀(最重要的方法,如何内化一本書)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四個規則):
1)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最好在閱讀之前;
2)使用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叙述書的内容。
3)将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
4)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诠釋一本書内容的四個規則):
5)找出重要單字,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6)将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7)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8)找出作者的解答,哪些已解決,哪些未解決,哪些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
第三個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A.智慧禮節的一般規則
9)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10)當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争論;
11)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在作任何評斷之前,都要找出理論基礎;
B.批評觀點的特别标準
12)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13)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14)證明作者的不合邏輯;
15)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解是不完整的。
第十三章~第十九章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建議簡單過一下,具體閱讀時再參考)
第十三章 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第十四章 如何閱讀想象文學
第十五章 閱讀故事、戲劇與詩的一些建議
第十六章 如何閱讀曆史書
第十七章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第十八掌 如何閱讀哲學書
第十九章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
第二十章 主題閱讀(更高層次的閱讀,适合有需要的讀者,前提是檢視與分析閱讀基礎紮實)
一 觀察研究範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
1)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的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确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 主題閱讀: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1)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在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
2)根據主體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詞彙,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彙來诠釋;
3)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談後将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着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分析這些讨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照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
注意:理想的來說,要一直保持對話式的疏離與客觀。要做到這一點,每當你要解讀某個作家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必須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話來并列。
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有選擇地閱讀好書,讓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附錄一 建議閱讀書目(好東西,不懂看什麼時可以從中選幾本)
附錄二 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想簡單實踐一下書中的方法可以做做)
- 上一篇 六一:95%的父母都忽略的兒童節禮物
- 下一篇 推薦十本值得反複閱讀的好書!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