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書單

今天6月30号了,大半年都過去了,這疫情還沒過去。回想這大半年,從假期到隔離,從推遲複工到居家上班,從輪值上班再到全面複工,還有最近北京的疫情。“宅”成了這半年的常态,這段日子急促而漫長,自己的時間突然也多了起來。正好趁此可以把之前或買或贈的書,或看或翻一遍。

時至半年,也借此做個梳理。讀書也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如有喜歡的同好可以借此交流心得,遇到不喜歡的,也可借此提醒“避坑”。

1、《簡讀中國史》不讀中國史,不知中國之偉大,不讀世界史,不知中國之特質。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是宏觀的脈絡框架下,把中國史放在世界史的坐标下橫向對比。在三百多頁的篇幅裡把中國的整個曆史和西方曆史做了很透徹的比較。讀這本書也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糾正了一些以前上學時曆史課本中許多常見知識偏見或謬讀。但是也有“瑕不掩瑜”的地方,如作者後記所言:“不是學術作品,而是一本面對大衆讀物的普及讀物。”也許永遠沒有真正客觀的答案,因為曆史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客觀。也許這就是讀史的魅力,思考曆史的目的就是知興替,明得失。以昨日之事,做今日之師。

2、《華杉講資治通鑒》左宗棠語: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将古人比拟。設如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時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知行合一,以史為鑒,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3、《刺客列傳》讀《刺客列傳》的時候,正好也在讀《資治通鑒》,其中關于聶政的故事正好與鄭問的漫畫對應。水墨人物線條灑脫飄逸,手中利器,肌肉和飛舞的衣袖結合剛柔并濟,場面塑造氣勢恢弘,畫工力透紙背,透視感使得畫面鏡頭張力十足,同時人物光影塑造講究,有些面部兩側光外加冷暖色溫對比,将人物性格塑造躍然紙上,悲壯而豪邁。這是第一次看鄭問的作品,第一眼有點日本墨繪畫家禦歌頭(okazu)的水墨感,不知是否受了鄭問的影響。第二感就是節選的故事略顯單薄,水墨黑白在重彩的粉飾下,看久略有“美膩”感,畫面略有匠氣,此處純屬個人主觀喜好。

4、《小顧聊繪畫/壹&貳》一本藝術家科普簡介+作品+诙諧幽默逗比解讀+狗仔八卦+私生活讀物,沒有故作高深高雅的艱澀解毒,多的是接地氣的寓教于樂,有些信息沒有完全抛析透徹,引起興趣,善于留白,留有懸念,好似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打開一個小門縫,有心者自己去探尋廣袤的藝術之旅,無意者權當擴充藝術談資的快餐讀物。

5、《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是枝裕和的電影有種風輕雲淡的力量,平靜凝視着哀而不傷的生活。将在社會中的種種挫折、不公遭遇下,化為人性中點滴微弱的溫暖,涼薄和光輝。寬恕與容忍,又有無奈與不舍。導演叙述冷靜冷酷,善于留白。看似一條故事線,穿起了百味人生,眼看畫成圓滿的時候,突然戛然留白,讓你在被悲痛擊穿心靈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美感,這就是人生不适中的舒适。“人生,從來隻是人生而已。孤單的滾落在路旁,等待你去拾取。”

6、《荒廢集》刻畫承平歲月的種種惡,容易,講述罪孽時代的片刻歡悅,很難,而且不宜。七十年代算得天地不仁,終于拿青春沒奈何。幸虧年輕!這題目,是為我輩僥幸,也為那時代無數被吞沒的人。----《荒廢集》 先知陳老師的畫,後聞陳老師言,再看陳老師的書。說起書,是本雜集。每篇文章都是一貫的文風古樸,借古喻今,有理有節,才情意語,暢快淋漓。從文章來說絕對是好文,但是從書的角度看,未免讀前知後,可能是同一題材收錄的緣故,前面讀起來還好,最後一篇也棒,就是中間的文章讀起來有點絮叨,來來回回就是那些事兒,難免有點審美疲勞。就好似一盤芥末墩,偶爾吃驚豔,但是不能當飯吃。所以,這本書,建議不要一氣讀完,最好是穿插着其他書,隔三差五的的看看翻翻。

7、《雲雀叫了一整天》長文顯氣度,短句見骨子,不長不短逞風韻。相比甲輯小詩,更喜歡乙輯妙句。

8、《閑話閑說/阿城文集之四》用閑話的标準來說,站在政治立場的對立面,此書應該是“世俗現實主義+世俗浪漫主義+政治諷刺”的一本閑話世俗的雜文。其中關于“他媽”和“他媽的”的語言韻律節奏解釋的精辟生動。

9、《常識與通識/阿城文集之五》書分三輯,第一輯是12篇關于常識通識的“閑談”,有些内容是重複“閑話閑說”裡的。第二輯是與6個大師的“閑聊”,說實話有些話題,比如與姜文的對話是完全是自顧自說自說自話,另外有些話題是重複前面的内容。第三輯完全是胡扯,一個朋友做序吹捧阿城為“孔子”,這就有點不要臉了。

10、《窮查理寶典》“如果你知道未來将死在那裡,那你就避免去那裡就好了”,一個可愛的古老笑話。其實是查理調皮的闡述“要學會逆向思維”,所以偉大的代數學家卡爾·雅各比常說,“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用在投資領域上查理說:在别人害怕的時候,你瘋狂。在别人瘋狂的時候,你害怕(謹慎)。同時要學會雙軌分析思維,掌握多元思維模型,避免做“鐵錘人”。

11、《水平營銷》左腦理性邏輯,右腦創新跳躍。在“定位、細分、品類”為代表的垂直營銷(細分市場)發展到“走投無路”的時候,在利基市場不會擴大的時候。可以“跳出三界看五行”的運用“跨界、混搭、組合”的方式開啟水平營銷(橫向思維)。水平營銷不會替代縱向營銷,隻是在品牌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了對縱向營銷的補充。其中對市場、産品、營銷組合的創新方法,以及發現“焦點、橫向置換、空白、跳躍填補”的6的技巧配合案例的講解,深入淺出,更像是一本講怎麼開發(市場、産品、傳播)創意的方法論。

12、《沖突》在這個營銷大師營銷理論越來越多的營銷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和時間都成為稀缺商品的時代,怎麼利用有效的時間,去閱讀有效的信息,快速區分營銷書籍。此類書分兩種,一種是營銷工具書,另一種是營銷宣傳手冊。第一種代表是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管理》 第二種的代表就是葉大師的《沖突》 為啥說此書是葉大師的自己宣傳手冊呢?第一、巧立名目、概念牽強。首先借用左右腦感性理性的理論,将人的需求欲望的抑制,歸結到“沖突”這頂大帽子之下,實屬為“為了沖突造詞而拼湊沖突理論”的牽強之舉。第二、生搬硬套,拼湊感強。不能說整本書的理論是錯的,引經據典了大量的經典案例和其他營銷大師的理論。第三、案例粉飾,可信度低。最後324頁:“重複的對象”出現了2次,是不是筆誤?整體作為工具書不及格。

13、《廣告拜物教》一個好的文案,應該是個詩人。而一個好的詩人,就是一個哲學家。

整體來說,這本廣告作品輯可以當作課外讀物偶然一讀,從中學習不同的修飾手法。但絕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文案教材。因為,甜品不止一種,不能當飯,吃多了洛克菲勒牡蛎也膩啊。

14《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實實在在的人,實實在在的道理,實實在在的廣告,甚至實在的有點膈應人。沒有高深的“造詞”,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他跟你聊天,我懷疑是不是他秘書給他錄的音,直接整理成了文字。樸實無華,大道無形,對營銷、産品、廣告、對團隊人的管理,都很接地氣。

15、《參與感》其實就是抓住了現在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進行的共創模式。互聯網思維也就是用戶思維,打的是圈層客戶關系口碑。總結關鍵:1、專注極緻做好爆款産品是發動機;2、培養有忠誠度的種子粉絲的口碑,用戶關系是關系鍊;3、運營好圈層提升美譽度的社會化媒體運營是加速鍊。雷軍是個有領導和人格魅力的創業者。

16、《文案的基本修養》書名已标注好了内容:文案、基本、修養三個關鍵詞。書的前大半部分吧,内容都是啰嗦冗長,反而後1/4部分談起創意工作法、怎麼正确對待加班、開會、腦暴以及創意評判對錯好壞的問題,與我有些觀點是不謀而合。這些基本的修養,是一個老創意對自己的工作總結,也是對剛入行或者對創意業務、知識略存疑惑的初中級從業人員提供了知識和判斷、工作方法。同樣的知識,完全看個人領悟了。有些事,是讀了書才能在工作中漸漸明白的,還有些事,是隻有工作經曆了,踩過坑了,才能讀懂書的内容的。祝大家,天天向上,少走彎路。

17、《營銷管理》營銷類書籍的經典典範,是一本教科書級的營銷字典。從品牌資産到4P到全球化營銷運營、營銷組織的管理等面面俱到,并且難能可貴與時俱進的一再改版,用了40天斷斷續續的粗略讀完第14版全球版(中間停了一段,還看了一本王小波《思維的樂趣》,調節了一下節奏),其中對未來營銷環境和新媒體渠道、營銷趨勢的預言,今天看來預測的也十分精準。打算有時間重新系統的細讀一遍。

18、《如何把産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其他書中内容分為3類:第一類,别人(他的同事或者客戶誇他);第二類,他自己誇他自己,反複講的是左岸咖啡。這個案例确實非常成功,我也很喜歡這個品牌當時的KV和TVC,以及營造出來人文的品牌調性,案例是好案例,但是沒有太多的分析。另外好像至少2次接機貶低當時的總監劉繼武,哈哈。第三類,企圖從公司管理、創意管理、客戶管理、怎麼開會、怎麼用人等角度分享30年的經驗,标題很好,最後内容卻流于表面,有點心有餘力不足或者力保留的感覺,總之不太實用,雞湯成分偏多。書中最有價值的是第2Part中第一章關于定位的闡述,分别從産品定位,市場定位,傳播定位做了闡述,淺入淺出,講的都是一些提案或方案的技巧,還是可以一讀。

19、《普通語言學教程》 語言是一種約定成俗的符号,人們同意使用什麼符号,這符号的性質是無關輕重的。語言在言語活動事實中的行為作用,一個由心理現象到生理行為的物理過程。語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号系統,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現語言。

20、《身邊的江湖》 “野夫”這個名字說來還是有些巧合,之前剛畢業時找工作,曾應聘過一家設計公司,老闆也叫野夫,後來與朋友聊起此段經曆,朋友拿來“土家野夫”的文章說,此人是你說的一面之緣的“野夫”嗎?後來經考究,彼野夫為藝術家李野夫,此野夫為鄭野夫。野夫名字的出處:“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二者同為文人,卻不是同一個野夫。書中往事往思,文風古樸,詞句古典而戲虐,内容深沉傷痛又溫良深沉。好似一位對酌薄酒的鄰家老江湖,聽他“白發江湖憶舊遊”的往事故事。

21、《戰略品牌管理》理論空洞,案例分析不透徹;翻譯晦澀難懂,沒有提煉,一句話需要反複閱讀,不是含義深刻,而是被“洋味十足”的繞彎子繞到難以理解。作者理論基礎不強,大多數引經據典采用别人的觀點裝砌自己。引用最多的是戴維.阿克 再好的案例也是因當時時代的環境而造就,不可死搬硬套。

22、《流量池》高度概括就是“流量留量”,全書分12章對傳統廣告、品牌定位、事件營銷、數字廣告投放、落地頁、直播包括行業術語,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點線分明的分析,詞藻樸實,簡單直接、實用有效,适合不同層面的不同甲乙方的營銷人閱讀,始終保持“品效合一的流量池思維”。

23、《品牌22律》不得不說“定位”理論的提出卻是在40年前,是一個非常有開創性的理論。但是靠這個40年的冷飯理論一直翻來覆去的圈錢就有點不厚道了。全書22律,”淺顯“易懂,淺顯是指:案例分析的很淺顯,理論依據也很淺顯,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論據跟的很牽強,尤其是第2律收縮定律裡關于星巴克的案例。“易懂”是指:看看就好,别深究。有些理論前後矛盾,不深究的建議就是别在為這些不負責的話浪費時間。

24、《掌控談話》作者是個談判專家,正如書中所說“生活是一場談判”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Negotiating As If Your Life Depended On It,我覺得書名應該翻譯為《掌控談判》而不是“掌控談話”。

25、《好戰略 壞戰略》一本關于“戰略”的掃盲讀物,前後因為工作的緣故1個月才斷斷續續的讀完(其實這種讀書的方式并不好,尤其是這種理論性很強的讀物,更建議集中1周内讀完為佳。這也為我第二次讀此書買下伏筆),讀完此書對戰略有個淺顯的認識:戰略是為完成目标而付出的一系列行動。戰略的意義在于“實現目标的指導”,本質是目标的解決方法,而不隻是“制定目标”,而是圍繞目标設計合理方案,集中資源分步驟處理關鍵問題。一個戰略的核心包含3個要素:調查分析、指導方針、連貫性動作。

26、《文案發燒》書名跟内容有點不太相符,《文案發燒》但是大多不是教你文案寫作的技巧,而是一本廣告菜鳥面試、生存、從業法則。作者早在1979年就從事廣告,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2004年。揭露了廣告從業曆程中的種種“規則”。有技術專業上的規則、有跟客戶相處的賣稿的規則、有廣告公司内部生存的、求職的簡曆的規則。雖然是美國廣告行業,雖然是20-30多年甚至更久前,但是跟時下的廣告圈對照,一切規則都沒變!尤其是有一張1930年的客戶改文案的漫畫,跟今天的情況一樣。注意1930年,距今90年前!!!整體來說适合菜鳥或者中鳥閱讀了解規則,另外文字大量的美式文化幽默,讀起來大部分難懂,還有一些有點隔靴搔癢的蹩腳感。整體3顆星

27、《午夜之門》文風古樸,故事古色的北島漂泊散文集。那些流浪者的故事和人生,在午夜悄然為我打開一道時光之門,沒有比光線更長的影子!

28、《思維的樂趣》小波的小說很棒,雜文從單篇文章來看有的也很棒,但是從雜文集,從書的角度來看,就有點沒那麼棒了。這不是挑刺,隻是個人讀完的感受。因為王小波說:成為一個思想精英要比一個道德精英更重要。

29、《我的川菜生活》,疫情期間,除了看書喝酒之外,另一個長進就是“廚藝”,本來是想當菜譜看的。作者是一個地道的四川人,地道的甚至有點古風的文人,秉持中國文化人與食材與美食的自然和諧、平衡、統一的精神,自古文人愛美酒、美食。“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孔夫子,東坡肘子的蘇東坡,李太白宴桃李園、歐陽修在醉翁亭宴客,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間也。有人雲:愛美食者定是善待生活熱愛人生之人。本書前文後譜,集觀賞與實用一體,文章中以食材喻人,辣椒情人、老姜兄弟、莽漢大蒜、素湯佛系,酸甜苦辣,飲食男女,将飲食文化中的趣事和描寫的活色生香。民以食為天,治國如烹小鮮,仔細品味一下尋常的一日三餐,各中的酸甜苦辣鹹不就是人生百味嗎?點滴中體會到做飯如做人,會做飯的人,知菜性、知火候、知鹹淡、知人情、知時節才方為做人的平衡之道。在糾纏不清的紅塵滾滾中,尋得那一份本味,讓渾濁油膩不堪的身心中,仔細品一品哪一出未曾泯滅的,歸真的本真。

30、《素履往之》樸素之心,做人處世。文字絮絮叨叨、恍恍惚惚、夢夢呓呓,光怪陸離、波光淋漓。其實含義涉獵太深,文章半知半解,也不是很明白。文字好似一瓶酒吧,不是誰都喜歡,喜歡的自然喜歡,随意醉,不強求。“無為”是一種“為”,而不是一種“無”。

以上,是最近半年的讀物彙總及隻言片語的心得。

祝大家有閑、悠閑,多讀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