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和救世主教堂

威尼斯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和救世主教堂


...


安德烈·帕拉迪奧仿照希臘神廟設計了聖喬治·馬焦雷教堂的外牆。


這是文藝複興時期建築的精髓,始于1566年,但在帕拉第奧去世後的1610年,由文森佐·斯卡莫齊最終完成。


聖喬治·馬焦雷教堂是一座基督教大教堂,但從正面看,它像一座古典希臘的神廟。


基座上的四根巨大的柱子支撐着高高的山形牆。


柱子後面是另一個版本的神廟圖案。


扁平的壁柱支撐着寬闊的山牆。


較高的“神廟”似乎是在較短的神廟之上分層的。


兩個版本的寺廟主題都是明亮的白色,幾乎隐藏了後面的磚砌教堂建築。


聖喬治·馬焦雷教堂是在意大利威尼斯聖喬治島上建造的。


1570年,帕拉第奧繼桑索維諾之後被聘任為威尼斯共和國首席建築師(Proto della Serenissima)。


他為這座城市設計了兩座教堂:聖喬治·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和救世主教堂(Il Redentore),樹立了教堂設計的新風尚。


其實,如何更好地将古代神廟的高貴形式與巴西利卡式教堂立面設計相結合一直是文藝複興建築家們的研究目标。


阿爾伯蒂曾經嘗試将神廟門廊與凱旋門組合以解決巴西利卡中廳與側廊的高差給正立面帶來的造型難題。


後來伯拉孟特和佩魯齊也各自進行了不同的探索。


而現在帕拉第奧決心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來面對這個問題。


因此,他注意到古人曾經在羅馬萬神廟的立面設計中采用過雙重山牆造型,于是将這種方式改造之後用在了聖喬治·馬焦雷教堂立面設計中:位于中央的是比例稍顯瘦長的四柱式神廟,其高度和寬度都與中廳相吻合;而在稍矮一些的位置放置了一座六柱式神廟,其寬度和高度恰好對應内部側廊。


由此不難看出,這樣一種組合方式就将教堂立面與神廟立面更加純粹和完美地統一在一起,而後被廣為效法。


按照帕拉第奧的原始設計,中央神廟的大柱子本是直接落地的,與兩側小柱子柱腳處在同一标高。


并且,帕拉第奧繪制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設計草圖,中央神廟的大柱子本是直接落地的。


可以看出,帕拉第奧喜愛這種做法,不僅因為這更符合古代神廟原型,而且因為柱子較高,更顯“宏偉壯觀”。


但是在他去世30年後才最終完成的立面中,或許是後來者覺得中央神廟比例過于瘦削,于是就縮短其柱身,并在柱腳下加上了高大的基座。


但這樣就破壞了兩座神廟柱廊之間的位置關系,顯得不夠統一了。


帕拉第奧自己可能也感受到了這個矛盾,于是在稍晚一些建造的救世主教堂中采取了新的做法。


他降低中央神廟高度,使之更加符合傳統的比例關系。


并且,為了補償由此造成的高度差,他仿效古羅馬萬神廟的做法,在中央神廟後面增加了一個閣樓層作為背景,并将中廳屋頂向前做了一個斜坡,形成類似維特魯威所說的龜背式屋頂(Testudinatum)。


與聖喬治·馬焦雷教堂相比,經過改進的救世主教堂立面設計要顯得更加協調。


與羅馬的耶稣會教堂立面一樣,帕拉第奧也取消了位于低矮神廟兩側的壁龛,而在中央入口上面又增加了一個小山花,以使教堂入口的向心力得到增強。


這顯得,這座神廟的平面布局也很不一般。


傳統巴西利卡式教堂的設計者将平面形狀與耶稣受難的十字架聯系在一起,所以都會将中廳、橫廳以及歌壇視為整體加以對待。


但是這種既有象征性又非常實用的形狀卻不被偏愛集中式平面的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家們所喜愛。


學過建築史又或者讀過外建的人都知道,我們已經看到在羅馬新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中兩種觀念的沖突碰撞。


因此,帕拉第奧不準備調和這兩種觀念。


他所采取的做法是先将它們截然分開,然後再聯合在一起。


他将中廳與穹頂空間的連接部位收窄,賦予它與中廳入口方向完全相同的做法,并且在标高上與穹頂所在空間區分開來。


如此這樣一來,中廳就被前後完整地“閉合”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單元。


在穹頂部分,帕拉第奧采用“希臘十字”布局,橫廳兩端都做成半圓形,在連接部位都用與中廳相同的“隔斷”方式予以分隔。


在通往祭司專用空間的後部,帕拉第奧創造性地設計了半圓形柱列,其位置與橫廳半圓形牆上的壁柱對應。


通過這樣一種似隔非隔的處理手法,既可以将前、中、後整個空間聯系成為一個組合體,同時又賦予主穹頂空間以莊嚴的氛圍,後來也廣為流行。

PS:部分資料來自世界建築簡史及外建


...


我是 @别具一格格,愛文字愛分享愛創作。

正在碼字創造人生,

歲月孤苦,唯熱愛可抵漫長,

期待與你相遇,學習,進步與成長。

喜歡記得點贊收藏,我們下次分享見。

期待關注,讓你每天收獲一篇優質文章。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