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鄭乾孤獨地坐在辦公桌前,帶着耳機,但是心卻飄在半空裡,他看一會書,就要在手機裡翻騰一圈,看看朋友圈,再看看購物網站。他對購物似乎有了有種近乎偏執的惡習,甚至不亞于毒品,每天他都要買點東西,有用的沒用的就一股腦地買來,當然還都是些價格不高的破爛貨,經驗告訴他後面少不了一場與買家的争執,但是鄭乾好像着魔了一樣停不下來,必須要買點東西,前幾天買了點牛奶,牛奶還夠一星期的呢,面包一狠心買了兩箱,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兒,固定眼鏡的項圈,擦眼鏡的小夾子還有縫補羽絨服的衣服貼,鄭乾覺得自己過分了該收手了,卻總也能發現新的購物需求,可見,無論在什麼購買力的情況下,總也能挖掘到需求,不是經濟環境差,你掙不來錢是你對需求的挖掘還不夠。鄭乾不敢數這兩個月來了多少快遞,兩三百就是有的吧,鄭乾隻是有個大略的數字,這數字他不忍心繼續去核算,每樣東西的錢都不多,但是數量擺在哪裡,分開看似乎沒有什麼,但是聚攏起來卻也是一筆客觀的消費。
鄭乾在去食堂的路上就在嘴裡念叨着,不能再買買了,要把自己購買的頻度下降回到每周一次,再到每月一次,他給自己定了目标。至少今天不再買了。他還給自己的行動編了口号,嘴裡還念叨着,很得意,口号是這樣的:
非必要不買,必要考慮買。
一是斷了買的念頭,不必要的東西就不買了,除了吃穿住行等必須的花費,必要的東西也需要經過道德底線的審查,考慮是不是必須要買,可買可不買就不必要。鄭乾對口号很滿意,這要放在之前的工作環境中,一定就被打印成冊子,或者印在小禮品袋上,發放出去了,口号起的響亮,才能秀起來。
鄭乾這麼念叨着,可是到了晚上,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他是在往櫃子裡掏飯盒的時候發現,裝面包和牛奶的紙盒子空了一層,心底的購買欲就騰地一下鑽到腦子裡不出來了,鄭乾就狠狠心把心心念念的口号丢到九霄雲外去了,開始了興沖沖地比價和選購,買東西真是一件消磨時間的利器,尤其是心裡念叨着,自己不停地從一個商品跳到另一個,用計算器計算着,把度量衡都統一起來,求個單價,選中了價格最低,評價最好的,就算達成了任務,好像一件大事就落地了,那欲望也就帶着青煙從腦袋飄出去,籠在掙錢腦袋旁邊,編制起收貨的夢境。
鄭乾從夢境中回過味來,才發現今天已經幾乎過去了,這周也過去了一半,而下周還有緊張的課程等待着他,鄭乾就開始焦躁地把書攤在面前,從一堆雜物堆裡撿出鉛筆,開始繼續自己的備課,他的心仍然左跳右跳地鼓動着他,再看看運動手表,跑步不得需要專業的手表嗎,你看看自己帶着的120塊錢的手環,既不能指定跑步計劃,也不能提醒跑步心率,一點不專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乾深谙這道理。趁着喝水的功夫,手機又抓在手裡了,開始搜索着各種測評和攻略,然後穿梭在京東、淘寶、拼多多到處比價,價格首先潑了他一盆冷水,便宜的看不上,專業的太貴,鄭乾心裡就想百爪在撓,他的眼圈就發紅了,又想着了魔一樣,瘋狂地點啊,搜啊,找優惠券啊,折騰半天也隻能省下幾十塊錢,鄭乾就有些頹然地坐在明晃晃地屏幕前,沒錢才做選擇,有錢誰做選擇。鄭乾就開始埋怨自己掙得少了,果然還是物質能讓自己高傲的頭低下來。
鄭乾甚至沖動地一閉眼去買了算了,不就是千把塊錢嗎,享樂第一,自己一定要對自己好一些。這個理由充分地讓他把手表加進了購物,鼠标就要點付款的時候,他就猶豫了,理智的自我又把他勒住了,這畢竟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上次老婆讓他買添可的掃地機和手表差不多的錢,他都沒松口,自己創造出來的口号就在腦袋裡飄出來,非必要不買,必要考慮買。想想自己的手環搭配上APP也還能用,該有的數據都有,再說自己能跑多久,他還沒多少信心呢,鄭乾就被潑了水一樣,心裡就濕漉漉地冷下來,把網站關上了,他退了一步跟自己妥協,先跑100公裡再獎勵自己一台手表,當然自己的生日也快了,如果有人送自己一塊就太好了,一股子阿Q精神的幻想就把掙錢妥上了雲端,他看看自己的跑步數據,已經跑了20公裡,還有80公裡,每天跑4公裡,也就有20多天,再加上中間休息,也就再有一個月差不多就能獎勵自己了。
鄭乾給自己畫了一張餅,有時候就不得不這樣給自己一個若有若無的幻想,才能堅持下去。
- 上一篇 讀書系列24-人才培養法則
- 下一篇 永遠不要因為工作,而得罪身邊的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