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閱讀分享

一個兒童的成長,任務很多,如認知與情感的發育,個性與社會性的協調,健康與安全意識,興趣與專業平衡等等。而兒童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發育主要由家庭來實現。社會性和認知發展等方面則主要通過學校來完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相輔相成。二者合力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作為父母我們都想把最好的送給孩子,讓孩子一生幸福健康,那麼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可保障他們一生幸福健康的呢?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以下的三樣:

第一“閱讀”,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質。

第二“自由”,給孩子自由,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我們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因為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第三“良好表率”,我們要給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在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樣子。我們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的問題。

家長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健全地發展自己。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可是在生活中,我們許多家長的教育卻出現了很多問題,使得我們家長的願望是好的,努力是很大的,但結果卻不盡人意,成了破壞力,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所以不是會生孩子就會做父母,在當代,做個好家長必須要學習,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一個人沒辦法選擇自己有什麼樣的父母,但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麼樣的父母。我們都應該把最好的教育送給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的有用的人,這才是我們給孩子生命中最美的饋贈。

幾乎每個孩子都帶着某種天賦和偏好出生,可以說畫畫是兒童的一種天性,到處亂畫幾乎是一種必然。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一面塗鴉牆”,給孩子一些“搞破壞”的機會,孩子的想象力在塗鴉的過程中就會得到提升。如果我們這也不許動,那個也不能那樣做,阻止孩子嘗試,不許孩子犯錯誤,也就是說給到孩子的是更多的限制,那麼我們的孩子一生都會活在刻闆、無趣和謹小慎微中,孩子還有思考的空間嗎?還能有想象力嗎?還能有創造力嗎?

孩子是否在家裡獲得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書中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孩子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内疚情緒,還是急于看你的臉色,出現辯解的行為?

我們是不是在為孩子不聽話,什麼都要亂動,不讓動孩子就會大哭,而苦惱甚至抓狂。

作者的女兒兩歲多時,把她剛買的很貴的一瓶面霜給抹的到處都是:臉上、鏡子上,嘴裡也有!她抓起相機給孩子拍了照,然後邊清理邊問孩子:“寶寶是不是聞着這個很香,以為很好吃,就吃了一口?”孩子點頭,“好吃嗎?”,她搖搖頭說不好。作者笑笑,對她說,嗯,這個不是吃的東西,不好吃,也不能吃,隻能往臉上搽。然後告訴她,再香的東西,如果不是吃的,都不能往嘴裡放。孩子忽閃着眼睛,很認真地聽作者說,孩子聽懂了。

作者抓住時機,邊給孩子洗手和臉,邊告訴孩子:油擦到臉上是對的,不過你擦得太多了,你有沒有注意到媽媽每天給自己和你用擦臉油時,都是隻用一點點,邊說邊沾一點點油出來,讓孩子看看手指上的量,然後塗到她的臉蛋上。自始至終,孩子都很配合很滿意的樣子,洗過臉後,蹦蹦跳跳玩去了,以後再也沒有破壞過任何一瓶面霜。

這樣事發生在我們許多人身上,輕者罵孩子一頓,重者會打孩子。兩種不同的做法和脾氣無關,其實和我們對事情的認識有關。

如果我們看到這種“破壞”的潛在價值,知道孩子的自尊比一瓶面霜更重要,知道一次大膽的嘗試能讓孩子獲得一種常識和探索地興趣,就會知道一瓶面霜被孩子破壞了,有可能比它擦到臉上更有價值——這樣想的話,心中還會有不快,還會發脾氣嗎?

“教育”并不是單純的規範和監督,其實,“放縱”也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形式消極、意義卻積極的教育。在這種“縱容”下,孩子可能損壞一些東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務,甚至可能受點小傷,而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軌道上。我們許多父母,看到孩子把玩具車拆的七零八散,就會罵孩子、打孩子,威脅孩子“再不給你買玩具了……”

給孩子立許多“規矩”,“規矩”固然是社會生活的必需,人們常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但是,在兒童教育中,則是“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不要急于給孩子立規矩,尤其在他們認識世界的初期。有人說“規矩是用來打破的”,這句話用在兒童教育上是再恰當不過。兒童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探索的欲望充滿體内每個細胞,而且,他們不知道行為的邊界,所以常常會做出格的事或闖禍。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期,家長要以正面心态面對孩子的種種“壞行為”,隻要不危險,不妨礙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要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體驗,不要簡單否定,不要強硬地限制,更不要輕易進行道德的或善惡的評價,哪怕是這件事看起來非同尋常。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如果家長急于以一種成人世界的思維和标準來限制、規範孩子,很容易壓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停止生長,乃至萎縮;不難發現,孩子把沙發巾弄皺、把玩具拆分、不小心打碎東西……都會遭到訓斥。我們許多人都在做着:一邊贊美着創造力,一邊刻意培養謹小慎微的人;一邊欣賞着寬容,一邊對孩子苛求挑剔;一邊呼籲着要尊重孩子,一邊執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積累。一個人内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系,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

作為父母,我們的責任是不打擾孩子的自我發展,給孩子良好的啟蒙教育,呵護好兒童的好奇心,發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讓孩子有幸福感。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許多人恰恰忽視了這些簡單的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更願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競争事務上。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攀比心比較重,喜歡計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會背的唐詩比别人多幾首,是否上了重點校,成績排名如何,獲得了多少種證書等等,不僅引導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動孩子和自己較勁,較少關心孩子内在的感受。使得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當然自我成長力量就開始分散,最終孩子内心變得越來做羸弱。

不能不說,現在孩子承擔了來自父母過多的焦慮,它成為一種壓力,壓的孩子喘不過來氣。所以說過早地把孩子推入競争的洪流,會破壞孩子的合作能力;會培養出病态的奮鬥者;孩子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另外,現在老師也經常通過手機短信群發給家長們各種評價的通報,于是家長就無法淡定,不知不覺得提高了對孩子的要求,做着一邊抱怨孩子壓力太大,一邊自己又給孩子施壓,還說不這樣做不行,自己也沒有辦法……

其實,當下乃至未來,比拼的不是“競争意識”,而是來自更高層面上的價值判斷、創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等等。設想一個孩子如果體質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開朗友善,自信平和,還有什麼樣的競争會打敗他呢?

正如馬雲所說:“一流高手眼裡沒有對手,所以我經常說我沒有對手。心中有敵,天下皆為你敵人:心中無敵,無敵于天下。”這也正是老子說的“夫唯不争,故莫能與之争”,對于孩子就是“兒時不競争,長大才勝出”。

還有就是關于孩子的習慣培養,我們都想讓孩子有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但如何培養、在培養中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卻是件需要我們用心用力思考的事。

我們經常對孩子說:在考試上,我可以原諒你因為不會做題而丢分,但不能原諒你因為馬虎而丢分。心理學和生活常識早就告訴我們,一個人做某件事的精細程度和熟練程度有關,粗糙和失誤是萬事開始階段的必然,隻有經曆過失誤,并在失誤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越做越精準。所以我們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給孩子“試誤”的機會,就像孩子學走路一樣,經過無數次的跌跌撞撞,他自然就學會了走路。

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上總是因為馬虎而挨批評,他就會自動進行調整。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兒童的注意範圍更狹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反對錯問題上,對思考和探索就無暇顧及。其次,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一個孩子不斷接受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錯”的信息,且一再地因為馬虎挨批評,他會在潛意識裡自動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讓自己真的不會,以逃避失誤帶來的指責。這會阻礙孩子的智力發展,同時也降低他的自我認同感。

還有,經常批評孩子馬虎,是一種貼标簽行為,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強化,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粗心大意”的人,這種自我心理暗示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達。讓孩子變得更加馬虎,甚至破罐破摔,進而把馬虎固話為自己的一種特點,直至完全喪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一個在學習上沒養成思考習慣和探究興趣、不自信或一直馬虎的孩子,他能學業出衆嗎?

教育家杜威認為,習慣地養成是由于我們天性所原有的可塑性。兒童的可塑性完全不同于泥巴或蠟的可塑性,它并不是因受外來壓力就改變形式的一種能力。兒童的可塑性必須以它自身從前經驗為發酵劑,經驗中的成功或失敗作為一種成長訓練,催化了兒童改變自己行為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獲得習慣是不可能的。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許多人很在意上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做到乖乖坐着不動,能不能認真聽老師講課,并不在意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而且對于孩子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進行糾正,還認為是在培養孩子的“專注、愛鑽研”的好習慣。殊不知這種做法,恰恰帶給孩子的是擾亂和壓力,破壞孩子的正常心理秩序。

對于習慣的培養首先要基于接納,而不是急于改造。

“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可以避免成人破壞性的參與,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

我們許多人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的問題,其實根本原因是我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系問題的機會;還會容易讓孩子遇點小沖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在我兩個孩子小時鬧矛盾時,我就是介入太多,不但介入太多還上綱上線,逼迫孩子說“對不起”,想着自己的介入會讓他們平息,結果反而把孩子間的矛盾放大、讓孩子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和能力。

兒童的世界非常單純,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是成年人強加的,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間的沖突關系看成是“犯錯誤”,尤其是看成欺負和被欺負的關系。現在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們不欺負别人,但也絕不讓别人欺負,也就是教導孩子學會不吃虧。中國傳統智慧“吃虧是福”強調的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以豁達之心看待世事,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氣度和容量。

當然,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讓東西的做法也不對,它會強化孩子的緊張感,從而使孩子變得特别警惕,表現得更自私。

一個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一個不被信任、總是被當小偷一樣提防的孩子,很難發展出誠信、自尊的品質。而我們許多人錯把控制當成教育,從而導緻孩子懦弱膽小,逆反暴躁,謊話連篇……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失去自由,不能成人。”“自由”就在每一個我們和孩子相處的細節中,隻需要我們盡到引導和監護責任就好。

在育兒中盡量回歸自然,使育兒更接近自然,趨于簡單和美好。

關于胎教:胎教的影響是由情緒作為紐帶産生的,凡讓母親愉悅的東西就是好的,内心向往的、有輕松感的,就适宜來做胎教,否則就是無效的或負面效果的。

關于母乳:母乳是奢侈品,優質牛奶是合格品,劣質牛奶就是危險品。孩子吸吮母乳。是母子間最自然最原始的親情交流,随時都可以喂孩子吃。在6個月開始就應該添加輔食了,斷奶的時間應該和添加輔食的時間相輔相成,哺乳量和哺乳次數逐漸減少,自然斷奶最好。

沒有比父母更内行的嬰兒護理專家,當你深愛着懷中這個孩子時,嬰兒護理技巧就天然地來到你手上。

關于紙尿褲:盡量少用。

關于嬰兒車:适度使用,家長一定要珍惜懷抱孩子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孩子感受你的體溫,方便和你交流。

關于幼兒說話:我們要遵循“道法自然”,允許孩子慢慢成長。

我們要淨化育兒觀念:

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而寬容飽含真誠的教育才是最美、最動人的,對孩子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責;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刻闆固執……中國傳統文化提倡“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身”,“棍棒教育”不可取。

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有本事”家長為何培養出“沒出息”孩子。是因為這些家長太強權了,給孩子自由和自信太少。我們都知道過猶不及,對孩子的控制力主觀願望是好的,可在客觀上卻形成了對孩子自由意志的剝奪。成為拿鋤頭雕刻美玉的農夫,硬是把一塊璞玉一點點砸成小石頭。

作為家長,我們既要成長孩子進步的助推器,又要成為他們的保護傘。

這樣的鏡頭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拿着一塊石頭對媽媽說這像一條魚,媽媽很不屑地看一眼,拿過來扔掉,“這哪是什麼魚,一塊破石頭,看把手弄得多髒!”就是這一個動作一句話,如同踏在幼苗之上的一隻腳,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孩子的天賦扼殺在萌芽。

每個人都是帶着一些自然給予的特殊密碼出生的,自然給予你一條鮮活的生命,一定會同時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種天賦。這種“上帝的恩賜”猶如種子,蘊藏着表達潛能,能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還要看外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條件。

現在家長們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對孩子的教育意識普遍增強,但教育水平并不見得同步增長。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首先不要有培養完美孩子的想法;其次接納孩子的與衆不同;然後家庭生活中要戒斷嚴厲和專橫;最後讓孩子學業和遊戲雙兼顧。

我們如何看待電遊?

生活在當下,想禁止孩子玩電遊幾乎不可能,人們對電遊更多的是憂心忡忡、顧慮重重,總是把它和“瘾”聯系在一起,而家長對它更是深惡痛絕,消之而後快。其實,電遊就是個遊戲,它和煙酒沒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甚遠。它是一種更複雜,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的玩具。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引導孩子,幫他選擇健康遊戲。在孩子一開始玩遊戲,讓孩子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學習。家長做到拿捏得當就好,“不管是最好的管”,營造友好善意的家庭氣氛,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不用負面眼光看孩子,讓孩子無任何負罪感地去玩,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協調好遊戲和學業的關系。

我們的教育要回歸自然:

啟蒙教育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它主要有智力啟蒙(語言輸入,多和孩子說話,盡早帶着孩子進入閱讀和母語經典背誦,推薦父母讀《父母的語言》一書。)和情感啟蒙(多和孩子接觸)。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告知與被告知的事情,要赢在細節上。

如何培養好習慣:順應自然,适當推動。

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首先順應兒童的天性,讓他在愉悅感中去慢慢形成,真正的好習慣是孩子有能力也有興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務。

要養成學習的習慣,而不是在規定時間内做出學習樣子的習慣;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在教條中刻闆地重複某些行為的習慣;要養成好的品行習慣,而不是叫什麼人說什麼話的世故習慣……面對一個有無窮可能的孩子,成年人應該有敬畏感,不要以為自己吃的鹽多,就具有指點孩子一切的能力。

養成必須是件自然發生的事,不要總挂在口頭上,對孩子體恤些、寬容些、信任些,允許他做得不好,不過分指導和控制,讓他有機會慢慢練習和調控自己。像盧梭說的那樣:兒童應該自由成長,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習慣就是沒有好習慣。

家長要從孩子所有的壞習慣中看到自己的壞習慣,然後加以改善。如果家長用自己有問題的習慣對待孩子,兒童也隻能發展出有問題的習慣,幾乎所有行動慢吞吞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心急火燎、動作麻利的家長;所有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一勺一勺往孩子嘴裡喂飯的家長;所有不自覺學習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對作業和分數過分計較的家長……

欲強化某個好習慣,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絕批評和責罰。

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

多身教,少言傳。

教育的目标是要盡可能讓一個孩子優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求完美心理。“鄰家孩子”讓多少孩子自慚形穢、失去自信,負能量越積越多。

作為父母,我們隻有去學習,才是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