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童年的美好回憶

...

當我寫下你的名字——桃金娘的時候,滿滿的回憶的氣息撲面而來,是的,那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很幸運在這裡遇見了你,你仿佛穿越千山萬水而來……是的,那天寫《小滿遇見榴花開》的時候,你的存在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我沒有把你忘記,你和石榴花并排在一起,給我留下很深的記憶。

那天,你在陽光下燦爛地笑,我用鏡頭記錄了你最美的樣子。你有如桃花般的形狀,淺淺的淡淡的粉色,對比桃花多了一份淳樸,少了一份妖娆,你有金子般金黃的花蕊,花瓣如絲綢般絲滑。你豔麗絢爛多彩,燦若紅霞,演繹着初夏的美好,你宛若初夏的精靈,靜靜地在我周邊綻放着……

是的,你有很多别名,哆呢(閩南語duo ni)、山稔、崗稔、稔子、倒撚子、豆稔、烏肚子、崗撚子、都撚子等等,而且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定的緣由和故事。

先說說桃金娘的由來吧,相傳戰亂年代,百姓為躲避戰火逃到山林裡,曾經用你來果腹,最終才得以保住性命,于是人們為紀念這段經曆,便把你稱為“逃軍糧”,後來諧音演變成了“桃金娘”。

你仿佛從古代穿越而來,曾有蘇東坡在被貶儋州(今屬海南島)時,美贊過你:“吾谪居海南,以五月出陸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夾道,如芍藥而小,紅鮮可愛,樸薮叢生,土人雲倒撚子花也。至儋則已結子如馬乳,爛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細核,并嚼之,瑟瑟有聲。”

《本草綱目拾遺》亦有記載過你:“粵志,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叢生野間,似梅而微銳,似桃而色倍赬,中莖純紫,絲綴深黃如金粟,名桃金娘。

據悉唐代劉恂《嶺表錄異》中亦有記載,“倒撚子……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蒂。食者必撚其蒂,于是你又有了倒撚子的别名。

你魅力無窮,後來你又漂洋過海,據說1920年前後,因為你的花太美,一位美國人曾經把你引到國外,從而把你當成觀賞植物種植在美國當地。

相傳你還曾是愛與美之神——阿美羅狄蒂的聖樹,因此享有“愛神木”的美稱,羅馬人還用你當做裝飾婚宴的桌子。

是的,你内外兼修,集觀賞、美食、藥用為一體。等金秋到了,你如小酒壺般櫻桃大小的果實将會由綠變紅再變成紫色,最後變成紫黑色。沉甸甸地挂在樹枝上,閃爍着暗紫色的光芒。

我們閩南還有一句家喻戶曉的順口溜:“六月六,稔子紅個督;七月半,稔子烏一半;八月中秋,稔子烏溜溜;九月重陽,稔子甜過糖”。讀着讀着童年采摘野果的畫面又撲面而來啦,滿山遍野的野果仿佛在跟我們捉迷藏,我們就這樣奔跑着,追逐着你……是的,那是一種樂趣,一種純真與美好。

時光流轉,或許如今你依然存在,隻是我們很久沒有再回到山野,或許滿山遍野依然有你的身影,如今雖然你穿越了千山萬水,但是再也找不回兒時那種原汁原味的味道了,不僅僅是花,還有果,童年的味道已漸行漸遠……

...

...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