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時光丨我想你在我的故事裡陪着我

...

圖片來源于網絡

“爸爸,我想蕩秋千!”

周邊暫時沒有秋千,為了滿足兒子的願望,我提着他的兩隻胳膊,讓他縮起雙腿,然後我前後慢慢的搖晃着他。

兒子高興的咯咯大笑,“爸爸的秋千,爸爸的秋千!”

“爸爸,我還想跳高!”

跳高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我拉着他的手,他一蹦一跳,然後我借力往上提一下他。他的彈跳加上我的助力,使得他像飛一樣,跳的特别高。

“爸爸,我還想比你還高!”

我抄起他,直接讓他坐到我的肩膀上,“爸爸,我比你還高!爸爸,我比你還高!你看我們的影子。”

兒子指着我們的影子,樂得不可開支。

“爸爸,我想摸摸那個樹葉。”

“爸爸,我們跑一會兒,好嗎?”

一會兒的功夫,我就被折騰的好累,我告訴兒子,“讓老爸休息休息!老爸快累趴了。”

我坐在院子裡的椅子上,“兒子,過來給老爸捶捶腿,揉揉肩。”

兒子的小手敲打着我的肩膀,還用大拇指按按我的背。癢癢大于按摩,但我的心裡還是很舒服的。

“兒子,爸爸給你講個故事吧!”我想暫停一下體力勞動。

“好啊!好啊!爸爸你要給我講三個故事,一個霸王龍的,一個奧特曼的,還有一個怪物的。”兒子竟學會了點播,說話的同時他也鑽到我的懷裡。

我的故事剛剛開始,兒子就說道,“爸爸,怎麼故事裡面沒有你呢?你在哪呢?”

“這是你的故事啊!這是你和霸王龍的故事,故事裡沒有爸爸。”

“爸爸,我想讓你在故事裡陪着我。”

“為什麼呢?”

“爸爸,因為我喜歡你啊!”這個回答我覺得可以給滿分。

“那好吧!我也馬上去故事裡。”

兒子又繼續說,“爸爸,你在故事裡,我就更勇敢了,遇到霸王龍和怪物我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聽了兒子的話,我突然有所醒悟,我發現孩子們對故事的思考好像和我們對故事的看法不太一樣。

在我們的眼中,故事就是故事,故事與現實是有着嚴格的界限。但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故事和現實的界限好像很模糊,或者是孩子們的代入感更強。

我給孩子們講得故事中,一般他們都是主人公,他們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困難,但最終他們會想很多的辦法,找到很多解決問題的措施,最終圓滿解決問題。

有時候,我會給他們講一些貌似很恐怖的怪物小故事,但最終落腳到怪物原來也是特别可愛,或者加上一個特别搞笑的結尾,沖淡了孩子們的恐懼感。

這些方式很好,但還有好多故事純屬我在胡扯,都是我瞎編亂造的。故事沒有主題,沒有思路,隻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情節。

從孩子認真的表情,和對故事内容的重視程度來看,我發現講好一個故事原來也不是那麼簡單,講故事也不能隻是敷衍了事啊!也許孩子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就脫胎于這些有趣的故事裡。

歲月拾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