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800天:迎來新挑戰,3點感悟,奔赴新旅途

...

今天是日更寫作的第 803/900 天

你好,我是西陸華胥。

就在前兩天,我的日更天數達到800天了,解鎖新的裡程碑,進入新的階段。

今天我簡單總結了這個節點的幾點經驗感受,希望對你的閱讀、寫作能有一點啟發。


01

# 不為流量焦慮,而要堅持自律。

去年的日更過程中,得益于公衆号機制的變化,有很多内容得到了推薦,輕輕松松就達到了高閱讀量。

這不免讓我喜出望外,深切地體會到有流量的眷顧是多麼暢爽,大幾千的閱讀量,幾萬的閱讀量,感覺稀松平常,不由得期待更多的閱讀量。

而今年一季度中,在日更700天到現在的這個階段,流量扶持減弱了,又回到過往的狀态,各項數據持續走低,不禁讓人有點自我懷疑。

後來一想,自己是被流量的快感裹挾了,體驗了閱讀量、轉發量及粉絲量飛漲之後,把非常态當做了常态,期望的多了,給自己徒增煩惱。

借用控制的二分法來看,其實這是在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操心,而沒有專注在自己應該控制的事情上。

平台的流量,自有它的規則、機制,流量流向哪裡,平台創作者處于被動地位,而創作者能做的,就是創作好内容,堅持創作好内容,無論有沒有流量,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于我而言,流量眷顧,退潮遠去,都是正常的,可接受的。

自己最應該做的,是堅持自律,每天認真閱讀、寫作以及日更,自己能學到東西、悟到東西,自己有收獲有成長,分享出來給大家有啟發、有幫助。

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而非是無形中被流量牽引,為數據焦慮,從而導緻整個人想法的出發點錯位跑偏,追求好看的數據,卻做不出好内容。

...

02

# 不要流于虛空,而應生動具體。

日更以來,看了很多書,寫了很多文,慢慢有了這麼一個體會:

對于道理,大家都懂,隻不過是想要一個觸動。

很多書裡的幹貨、成長的體悟,大家在不同的環境或年紀,都能有所感觸,多數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并不會到天壤之别,隻不過是高度上差了一小截而已。

那些幹貨、道理,并不難懂,雖然是正确的,不過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很有講究。

講道理,說理論,顯得有深度,一套一套的,可是卻不一定打動人、影響人,而講故事、說經曆,可能看起來家長裡短,卻蘊含觸動心弦的力量。

人是借由具體來感受的,人是通過故事學習的。

自己看書過程中,很多深受觸動的地方,是人物的經曆、精彩的故事,理論能升級認知,而故事打動内心,力量更加持久。

很多時候,泛泛而談,正确的表達流于虛空,不如生動具體一些更富感染力。

在閱讀寫作路上,我就像一位導遊,為讀者介紹自己見到的好風景,看到的好故事,最好是能讓大家體會到第一視角所見所聞,生動具體的分享才能讓人記憶深刻。

不是籠統的說這本書好,而是裡面這個觀念好,這個故事有觸動,這個段落有啟發。

不是這個理論或方法好,而是自己從中學習到什麼,用起來後有什麼收獲,實現了哪些成長。

這是需要關注的,不要泛泛的正确,而要生動具體的分享。

...

03

#警惕内容碎片化,要做好體系化。

日更的好處在于今日事今日畢,這樣的方式讓我能專注在每個今天,高效度過每天清晨。

完成日更這件事,再開始一天的工作或生活,這已經成為自己每天的儀式感。

這是很好的。不過如今日更到800天時,自己發現,還得用更大的視野,從更長期的視角去看待日更。

不是日更不對,而是要活在當下,又要串聯起昨天今天明天。

不是說,完成每天的日更,就算打卡成功,能高效完成1天,就可能完成100天,堅持100天,就可能堅持1000天。

單純的累計時間,隻是一個維度,還要考慮内容的維度,時間一天天過去,也去日更了,那選題上有沒有連續性,内容上有沒有體系化,曾經日更付出的時間精力,有沒有融會貫通,聚合成更好的内容?

這是日更新階段中特别要考慮的,也是需要做出選擇及改變的地方。

如果說,每天的日更,可以看作是一顆小小珍珠,那随着日更時間的延長,在數據之外,在表達之外,内容的連續性不可忽視,它會影響到這些小珍珠有沒有串聯起來,是成為一件藝術品,還是散落在不同的日子裡。

為了日更而日更,單純完成日更動作,就時間管理看,是高效的,就内容創作看,就容易碎片化。

對此,需要找出持續關注的選題、持續叠代的内容、持續更新的系列,讓内容輸出體系化,把過程中的注意力整合起來,打磨出更好的作品。

...

04

#寫在最後。

日更800天,是舊階段的終點,是新階段的起點。

過去的這個階段,有很多收獲,雖然過程中有幾次感到疲憊,思考過這麼做的意義,好在看到了那是負面想法作祟,及時打住,堅持下來。

接下來邁向900天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天數增長,還有很多賬号運營、内容創作上挑戰,需要主動求新求變,希望自己能應對自如,奔赴一段精彩旅途。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啟發,轉發是最好的贊賞。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