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本身就是一個答案
我的朋友,未來走向,社會異化,你讓我給出答案,未免有些勉強。梁漱溟問過這個問題,如今時間過去了很久,可是這個世界從靜寂來就沒有會越來越好的迹象,可是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因為最終一切歸于靜寂。
你談話中提到韓昭侯的褲子,說到這既是階層的分化,也是幸福的消亡,這個問題很現實,也很具體,可是也許并沒有那麼重要。我在最幸福的時候,應該是父母的陪伴,家人的護佑的時候,其次是當下的一杯咖啡和書本,而不是未知的未來。
隻有對那些幸福标識的祛魅,用心找到自己的成長路徑,或者能夠有真正的收獲。這種收獲,隻有付出努力才能夠得到。
侍從對昭王說:“你也太不仁慈了,你有一條破褲子,不賞賜給左右侍從,還收藏起來。”
韓昭王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愛惜一舉一動,有皺眉的事情才皺眉頭,有可笑的事情才笑出來,現在這條褲子比皺眉和笑都重要,我一定要等到有立功的人才給他。”
我不知道誰最後得到了這條破褲子,可是這是一個通俗的結構。因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很多人為了一條破褲子忙乎半天,以為這就是自己的目标,得到認同,獲得價值,其實最後得到的是一個不得體的禮物,也是超過自己需要的獎賞。
他需要認真的想一想,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将自己的心力都放在自己特别關注的地方,獲得自我的欣賞,得到自我的滿足。你真以為隻可以長命百歲,或者家财萬貫,或者權傾朝野,或者名留青史?
這個要辯證的看好吧,至少我環顧四周,沒有誰不是千瘡百孔,遍體鱗傷的,這些人還大多是人中龍鳳,獲得社會的回饋很多的人。至于那些踐行艱辛跋涉的人來說,也許這個世界要更加不公平的多。
你說,問你的問題從來沒有完整的答案。這個事情,要從内部看起,你要問自己,最終全身心的傾述和傾聽,寫下來自己的困惑,這也是在解決問題啊。至于我給你說什麼,都不如你自己的行走,行走才是答案。
那句話是怎麼說的?對于完美主義者來說,完成比完美重要,能量比才華重要,做了比不做重要。記住這些,不必埋怨階層更有意義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