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重新定義大學之二

我在這個荒村裡面夢見了周公。為何我夢不見洛克.菲勒、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呢?可能大概仿佛差不多是因為,我是一個沒用的窮鬼。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再者,他們又不是我的祖宗,尼克松不是說麼,當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徹底抛棄之時,他們就會不戰而勝。那我為何夢不見武财神關公呢?我…我隻是有點想不通,關羽義薄雲天,挂印封金,咋能适合招财進寶呢?


同樣拿孔子經常夢周公來說吧,也是如此。為什麼會夢呢?有點無厘頭。因為一部《論語》,從未道明。倒是漢代的賈誼,給出了個答案。“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而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所以你看,這才是儒家的靈魂所在。當然,以前的儒家隻是些從事喪葬禮儀的人,後來發展為小六藝,在孔子手裡,完成了個重新定義。那是什麼重新定義呢?念經的人認為是大六藝,也就是六經;立心的人認為是把職業儒轉變為了道義儒。不是我注六經,而是六經注我(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


那麼孰是孰非呢?從曆史上來看,念經的往往死搬教條、又歪嘴和尚念歪經;而立心的往往做枯禅,卻不能做事業。從格局上來看,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子思、朱熹所倡導的八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所倡導的“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内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與周公的大德、大功、大治集于一身,是一脈相承的,這要比陸九淵的先明本心“尊德性”,王陽明的萬法由心“緻良知”高明一些。


但從求學得道上來講,顯然陸王心學更勝一籌,更能集中。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堯舜之時何書讀,古聖相傳隻此心。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