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

【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每個遊子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着對家鄉的情結。對于每個遊子來說,老家是我們心中一份深深的向往,一份難以言喻的歡愉,是一種剪不斷理又亂的情結。

每次回到老家,我總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困擾的問題。其中最讓我難以忍受的,就是每天的剩菜。老母親總是習慣性地做很多菜,仿佛隻有這樣,才能填補我們離家的空虛和寂寞。然而,這對我來說,卻成了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

我曾多次試圖向她解釋剩菜對身體的不利影響,但每次的結果都是無功而返,下一餐依然如故。每次将剩菜倒掉都會遭到一番責罵,仿佛倒掉的不是菜,而是她的命。她的理由是:“你們不懂,你們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那個餓到隻能吃糠填飽肚子的年代,有隔夜菜吃你都偷笑了,我們吃了一輩子了,什麼事都沒有。”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年代,沒有經曆過饑餓,但這也是我的不幸,因為沒有那種饑餓的經曆,無法理解老媽對食物的那種執着和珍惜。

盡管我們的生活方式存在矛盾和分歧,觀念和态度存在差異,但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充滿了矛盾和沖突,但也充滿了理解和接受。

他們這一代人是無法改變了,改變不了就學會接納吧!盡最大的努力去理解老媽的行為,去接受她的生活方式。因為慢慢理解,那些剩菜裡,充滿了她對我們深深的愛和期待。

也開始嘗試去接受這些剩菜,去理解老媽的堅持。如果倒掉剩菜讓她内心無法安甯,甚至讓她轉輾難安,似乎吃剩菜也沒那麼恐懼了。

什麼東西換了方向去思考,貌似也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得回來幾天,就好好享受這幾天大吃大喝的歡愉吧!

即使長胖幾斤,似乎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每吃下去的一口菜,都是寄托了那個做菜人的愛;每長出來的一兩肉,都是幸福的膨脹。換個想法,就能收獲新的心境,何苦搞得雙方不愉快呢?

年紀越大,越不喜歡過多解釋,我與老媽似乎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隻有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更好的理解對方,産生共情。

在家庭中,學會換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家人的想法和行為,增進親情關系。例如,當我們面對父母的責備時,可以嘗試理解他們的期望和關愛,而不是僅僅感到沮喪和不滿。

在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才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建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系。當面對别人的抱怨或不滿時,可以嘗試理解對方的情緒和需求,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支持。換位思考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世界,減少誤解和沖突。

都說境随心轉,心随境換,心态一變,整個世界都是你的,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

千子攝影:老家風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