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
蘇雅照顧癱瘓的婆婆的5年,個中滋味一言難盡。原以為老公趙志剛 退休後能幫一把,讓蘇雅沒有想到的是趙志剛徹底放飛自己,下象棋、釣魚、打太極,一天天忙得不亦樂乎。
已經花甲之年的蘇雅有點力不從心,婆婆不要保姆照顧,趙志剛舍不得母親去養老院,這是繼續可勁造蘇雅的架勢?
女兒萌萌心疼蘇雅:“媽媽,要不然你到我這裡住吧,遠離是非。”
“謝謝你的心意,讓媽媽自己處理就好。”蘇雅已經想好了退路。
提離婚,趙志剛自然不答應,蘇雅收拾行囊直接去了南方一個小鎮上旅居:散步、繼續寫作、和同齡人互動。
01
蘇雅剛剛從老師崗位上退下來,老公趙志剛無縫對接把手腳不方便的老母親接過來,對此蘇雅也沒有異議。
趙志剛父親去世得早,寡母含辛茹苦養大張志剛和妹妹。母親和妹妹合力托舉張志剛讀書,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中專畢業進入事業單位工作,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當老師的蘇雅。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自從工作,趙志剛每個月都給母親生活費,讓母親少操勞一些。妹妹結婚早,就嫁在鄰村,隔三差五過來看看母親,兩個孩子都是母親幫忙帶大的。
倒是蘇雅的女兒萌萌出生的時候,婆婆騰不開手,隻能麻煩自己的媽媽。
婚後單位分房作價歸戶,蘇雅和趙志剛一下子湊不齊房款,還是哥哥和姐姐周轉才順利拿到房産證。有那麼幾年,蘇雅的工資用來還欠款,張志剛的工資負擔一家三口的生活,還要擠出來一點給母親,自然接濟妹妹也不能少。
02
經濟條件慢慢變好,慢慢讀高中的時候家裡更換了大房子,更換了新車,生活質量肉眼可見地提高許多。
盡管母親在老家獨居,趙志剛還是把老房子翻新成了大平房,高門大院很是氣派。親鄰們羨慕的眼神讓老母親很受用:“兒子有本事,一個就夠了,你和城裡的老太太生活品質有一比。”
老母親自然覺得兒子有本事,面子上也光彩。
年輕時吃苦太多,母親身體嚴重透支,盡管後來享清福,身體還是一天不如一天。
蘇雅剛剛辦理退休手續,趙志剛就和她商量:“要不然把娘從老家接過來吧,她一個人生活不方便。”
“老妹不是在身邊,咱多給點錢就好。”這麼多年沒有生活在一起,肯定會有摩擦。況且蘇雅也想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在網上寫點東西。
“她現在帶孫子,走不開,娘自然願意和兒子住一起,不過,娘通情達理。”趙志剛企圖說服蘇雅。
“要不然給娘找個人伺候,或者送到鎮上的養老院。”蘇雅依然不接招。
“去那裡的老人多半是兒子們在外地打工,顧不上照顧老人才送到養老院的,咱家情況不一樣。”趙志剛大男子 主義附體,“娘有兒子,請人伺候不合适,畢竟我在位子上。”
蘇雅還能說什麼?
03
真的像趙志剛所言:老母親事不多!隻是吃慣了粗茶淡飯,和蘇雅的飲食習慣格格不入。
蘇雅和趙志剛習慣了清淡:早餐牛奶、水煮蛋、煮玉米,或者加一盤水煮小豆腐;午餐一葷一素配米飯;晚飯酸奶、水果就能打發。
而老人早晨要喝粥、饅頭配鹹菜,不喜歡米飯,要吃面條,這無疑增加了蘇雅的工作量。
以前趙志剛有應酬的時候,蘇雅偶爾出去吃點什麼,或者煮一碗米線、馄饨,怎麼省事怎麼來。有老人,一日三餐頓頓不能少。
更讓蘇雅不能接受的是老人沒有邊界感,想起什麼事,不管蘇雅在寫東西還是上衛生間,立馬拄着拐杖挪過來唠叨一番。尤其是家裡來了朋友,婆婆天生愛熱鬧的習性附體,問東問西,讓蘇雅尴尬不已。
蘇雅再一次提出:“要不咱們在小區租個房子,雇個保姆照顧她。”
趙志剛還沒有說什麼,婆婆立馬嚷嚷:“養兒防老,我吃苦受累把兒子養大,怎麼讓别人伺候?”
在老人心裡養兒防老根深蒂固,更不可能去養老院。
蘇雅去女兒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小長假剛出去幾天,趙志剛電話就跟過來:“我做飯不好吃,娘也不吃外賣。”
蘇雅一直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等到趙志剛退休就好了。”
04
熬呀熬,熬到外婆橋,終于熬到了趙志剛退休,蘇雅頓覺看到了希望。
剛開始趙志剛有模有樣地給母親做飯吃,都被母親嫌棄:不是菜太硬,就是面條太鹹。
“我盡力了,娘不認可,還是你來吧!”趙志剛又把老母親推給了蘇雅,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早晨練太極,上午下象棋,偶爾去釣魚。
苦不堪言的蘇雅嚴肅地告訴趙志剛:“我也快到花甲之年,想過自己的日子,這樣下去我會被拖垮的。”
“這是我娘,我能有什麼辦法?”趙志剛顯得無奈。
萌萌得知此事,邀請蘇雅:“要不媽媽到我這裡住一段時間。”
“你爸還不得連環炮催我回家。”蘇雅顯得很無奈。
“就這麼熬着?”女兒不放心。
“容我想想。”其實蘇雅心裡早就有了答案。
在一個陰沉沉的上午,趙志剛一如既往外出釣魚,蘇雅提着早就準備好的行李箱登上了開往南方的列車。她已經約好了南方小鎮一個包吃包住的公寓,單間2800,一室一廳,獨立衛生間,還有備用廚房偶爾自己改善生活。
到達目的地,蘇雅在三口之家的群裡發消息:我已經找到合适的旅居地,不要打擾我!趙志剛反應過來,一切都成為了定局。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