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214

02 要借機助孩子成長

十歲的珍妮坐在沙發上,對身邊的媽媽抱怨說:“梅麗莎家舉辦的派對我是唯一沒被邀請的人。”

珍妮的媽媽馬上就明白了,她摟着珍妮的肩膀說:“你真的是唯一沒被邀請的人嗎?”孩子回答說:“還有幾個人。”媽媽問:“那天晚上你想做什麼?”她說:“我可能待在家裡,會有些不開心。”孩子說着,她有點不高興,她很好奇地斜睨着媽媽,想看媽媽的反應,媽媽說:“那聽起來這樣也很好。”

媽媽沒掉到女兒自我憐憫的陷阱中。然後,孩子說:“那我那天可不可以邀請其他沒被邀請的孩子一起來我們家玩呢?”媽媽說:“很好,聽起來很有趣,你還可以烤你最喜歡的巧克力蛋糕。”孩子說:“可以。”你發現這事就解決了。

所以,你要懂孩子她沒被别人邀請的時候,她痛苦。但是,她真的沒能力去處理嗎?也許她也有能力去處理。

所以,當孩子處于這種挺不容易的困境裡,需要我們憐憫的時候,我們别過度憐憫,我們要把憐憫跟同理心分開。過度憐憫會讓孩子總是處于一種被害者的角色。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