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送孩子玩具,不如送孩子書,書裡藏着成長的金鑰匙
下班的時候遇見對門住的小王,他正在小區大門口拿快遞,厚厚的二摞書,問他都買了些什麼書,他說正趕上促銷,一部分書是他自己用的,另外給兩個孩子買了點。
但他買書有個困惑,他家老大6歲已經認得不少字,可以直接閱讀文章了,買了不少文字版的書籍直接跳過拼音,讓孩子強化一下能認識的字。
但他現在有點拿不準老二的情況,老二3歲,他特意去網上查了一下:
孩子3歲屬于創造力已經萌芽,這時候陪孩子玩積木,畫畫,講故事都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潛能,但是他不太了解書籍應該選什麼樣的,是帶拼音的文字漫畫類的還是繪本類的?
所以就兩種都各買一本了,想看看孩子到底喜歡哪一種,好趁現在再多買點書。
我家倆娃都喜歡繪本,我就給他科普了一下繪本的好處。
繪本為什麼更适合年齡小的孩子
1、經典繪本非常精美,印刷的質量比普通的書要好很多。
一部文學作品再好,如果它的載體不好也打動不了讀者,特别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往往喜歡看很精美的印刷品。
跟大人喜歡藝術品的道理是一樣的,人都有對美的要求,這很正常,這對孩子的無形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審美也是有好處的。
2、圖片更容易理解。
優質的繪本能夠把很複雜的科學理論以很形象的圖片形式表現出來。
我記得我家老大就保存了一整套關于天文方面知識的繪本,到現在上了5年級了還不時拿出來看看,那個系列的繪本非常的精美,把天體演化的曆程描繪得非常淺顯易懂而又生動有趣,連大人看了都很漲知識。相比較而言,很多科普知識講得就太抽象了,不能打動小讀者。
3、更好記憶。
好的繪本都是系列性的,比如我家老二喜歡的那套動物繪本,把動物的演化過程從遠古演繹到今天,讓孩子接受的知識都是非常系統化的。
孩子學會的不僅僅是動物演化的表面上的生死,更了解了古代生物從起源到滅亡的這種進程,相信孩子到長大了也不會忘記這套動物類的繪本,是藝術品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讓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印象中有了什麼是美的概念。
其實,即便是在大人的眼裡,繪本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載體,特别是童年沒有機會接觸繪本人,自己有了孩子以後,跟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是非常美好的享受過程。
讀繪本的過程中有些什麼是需要注意的呢?
第一、要系統化的讀有序的科學類繪本。
這樣可以讓孩子有系統化的印象,而不按順序的記憶對孩子來說是沒打亂了她的記憶。這是我在老二讀繪本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
那次是讀關于植物的繪本,我無意中拿錯繪本的順序,把後期的一本插到了前面。
後來她在跟我描述的時候,這部分出錯的地方特别多,讓我不得不停下這部換成其他的繪本來講,三個月後又把這個淩亂的繪本重新按順序講了一遍,這才糾正了過來。
第二、不要害怕重複閱讀。
對于孩子來說,僅僅讀一遍的書是不夠的,不少家長總發現孩子喜歡重複讀一本繪本,總覺得一本繪本能學多少東西?
其實孩子重複讀一本繪本的過程中是不斷發現、熟悉讀圖的能力,并不斷鍛煉這種能力,也是強化自己閱讀能力,所以,即使一本書孩子要求反反複複讀幾個月都是沒問題的。
第三、可以用繪畫或者導圖的形式陪孩子描述出來。
繪本本身就帶有繪畫的元素在裡面,孩子如果能在閱讀之後,自己動手,一方面更進一步強化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能鍛煉孩子的繪畫水平和審美,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孩子大了,也可以試着和孩子一起用導圖來表達自己所讀到的故事(繪本留白很多,所以,每個孩子都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一方面鍛煉孩子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孩子的學習方式因人而異,但基本原則是選擇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
首要原則是孩子不抵觸,對孩子來說肯定是要選擇适齡的繪本,當然這兒所說的适齡也是根據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而定的,沒有絕對的界限。
優秀的繪本基本就等同于藝術品,讓孩子在得到知識的同時,知道了知識可以如此的美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追求美的孩子生活才不會貧瘠。
——————————
我是晨光微曉,學英語、愛繪本、專注育兒心理、育兒經驗分享的倆娃媽,歡迎關注交流。
- 上一篇 因果家教17 少年當自強
- 下一篇 帶娃日記03—優秀源于被相信被贊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