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可以養育出“窮爸爸富爸爸”家的孩子?
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今天的标題有點長,這是我繼昨天初讀的興奮之後再讀第一章時最深切的感慨。
和昨天帶着問題去需求答案的心态不同,今天重讀第一章是一種閑散的翻閱,有點象人吃飽了後懶懶的散步一樣,是為了更好的消化“食物”。
上次在“原生家庭”系列主題的家長沙龍上,國清老師說:“世界給每個孩子分配了他的原生家庭,它就像一個盲盒,我們不能選擇,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在這一點上,主人公清崎的運氣就不錯。
且不說他有一個鐵哥們,還有一個富爸爸,就說他的原生家庭,“窮爸爸”和面目模糊的媽媽,就已經是很多孩子所不能及了。
窮爸爸有驕人的學曆,光鮮的工作,這至少給了清崎一個穩定而高知的家庭環境。
抛開财商教育,抛開我們都想成為少數人的這個限定,其實不得不承認,這個“窮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閃光點還是蠻多的。
窮爸爸對孩子的尊重與愛,在第一章每一個場景我們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清崎告訴爸爸,基米因為他和邁克是窮孩子沒有邀請他們去海濱别墅度假而感到很受傷時,爸爸由不可置信到默默的搖了搖頭,從推了推眼睛繼續看報紙到慢慢的開口,他是在思考的。
或許後來他說的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答案,但至少他沒有輕易去評價孩子的同學或者插手孩子間的事情。
當清崎想和同學們攀比,要一些生活的非必需品時,爸爸不會輕易的滿足也沒有絕對的拒絕,他會說:“想要什麼東西,自己掙錢買去”。
我想,或許清崎财商的種子就是這樣種下的,想要更好的,就自己争取。
當9歲的清崎和邁克第一次“創業”時候,爸爸帶着朋友來看,盡管生産線擋住了車庫的去路,爸爸并沒有指責,他把車停在路邊,小心走來,認真的看孩子們“生産”過程,除了提醒“小心”,全程微笑,沒有過來人的指手畫腳。
當發現孩子是在用牙膏皮化鉛造硬币,他耐心向孩子們解釋“僞造”的含義。
孩子的夢想破滅,陷入恐慌與失望,“對,這是違法的。”爸爸溫和的說,“但是,你們剛才展示了巨大的創造性和新穎的想法,繼續努力,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當孩子準備放棄自己的努力時,爸爸是這樣做說的:
“如果你們放棄了,你們就隻能是窮人了。最重要的是你們已經嘗試了,大多數人隻是誇誇其談,夢想發家緻富,而你們已經付出了行動。我真為你們驕傲,我要再說一遍:繼續努力看,不要放棄”。
孩子想知道變成有錢人的方法,窮爸爸坦誠自己隻是教師,并沒有辦法直接讓他們變成有錢人,但他給清崎指點可以去找富爸爸取經。
當孩子給富爸爸廉價做工表示憤怒時他表示共情,但并沒有急着替孩子出頭,而是讓清崎自己去處理;當清崎後來選擇富爸爸并為他繼續打工,窮爸爸也沒有幹預或者阻止,這是多大的信任與尊重啊。
這段故事裡還有一個面目模糊的媽媽,是在清崎把收集的廢牙膏皮堆滿洗衣機附近角落時,她表示了不滿,但在孩子的央求下,她還是答應了兩個孩子允許再放一周。
以上的場景我都會試着代入一下自己,我發現“窮爸爸”做到的很多我都做不到,連那個隻出現了一次話語的媽媽也差距好遠。我可做不到容忍孩子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堆滿我收拾幹淨的家。
(這一刻我覺察了一下,我覺得是弄髒了“我”的家,不是“我們”的家,忽略了孩子也是家的主人,雖然隻是小主人。)
綜上所述,總結“窮爸爸”的家庭教育特點:
允許:全然接納自己的孩子,不評判,不貼标簽。
信任:放手,放權給建議,過程不幹預孩子選擇。
鼓勵試錯:一次創業(制币),有償做工,無償做工,二次創業(租書)……
及時鼓勵:成功時分享喜悅,失敗時汲取力量,。
所以,清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有給他充分尊重并培養他獨立能力的家庭(窮爸爸)還有一個能指導他方向名師(富爸爸),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因為他能拒絕誘惑,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和選擇挑戰恐懼與惰性的勇氣。
- 上一篇 不必焦慮,人生的路總得一步一步走
- 下一篇 冬日裡的暖(上)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