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天才,後來為什麼大部分變成了普通人

                              1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時的樣子嗎?

剛剛出生的嬰兒是那麼小,那麼柔弱,那麼讨人喜歡,她雖不會說話,但她的一颦一笑卻帶給我們無數歡笑與感動。

生命是如此神奇與美好,在一個嬰兒身上展現的淋漓盡緻。她不需要我們教導,自帶成長基因,憑借自己完全可以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隻需要我們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适合成長的條件就行。

我們不需要教她如何擡頭,翻身,坐,爬,走,跑……到特定的敏感期她自己就會教會自己。

                                2

孩子小時候我們堅信她有無限可能。科學家,醫生,飛行員,宇航員,外交官……似乎一切美好偉大的職業她都可以勝任。她是那樣完美,有能量。

随着她長大,我們對她的感覺發生了變化。對她的能力産生了懷疑。

教養過程中,我們太看重事情的好壞,對錯,結果如何。認為事情好了,人才能好。

打擊,否定是教養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它讓孩子失去了價值感,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好。

一個沒有内在價值感,沒有内在力量的人,如何能做好事情那?

錯誤的教養方式,毀掉了90%的天才。

                              3

常見的錯誤教養方式有:

我們總習慣把孩子的壞行為與人格聯系。

我女兒比較害羞,到一個陌生環境中常常不敢一個人去買零食,你再怎麼鼓勵她就是不敢。

為了這件事,老公沒少跟我吵架,說:“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了。這麼膽小,幹什麼都隻會退縮,連買東西都不敢,将來能幹什麼。”

每每此時,女兒總是低頭不語。孩子确實表現不夠完美,正因為不完美,才給了我們引導她的條件。

錯誤的人格标簽隻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好,社會不接受她。爸媽也不愛她。感覺自己真的很差,自己不行。

長期受到這類打擊試問,内心怎麼會有自信,有價值感,做事情時怎麼能覺得自己行呢?

你所說的話最終都會變為現實,隻不過與你的期望相反而已。

把孩子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

有一次我老公感冒躺在大床上,大床被子早上洗了。8歲女兒直接将自己被子從他爸爸身上拿走了。

她爸爸對她拿走被子本來就不滿,結果發現她沒有睡覺,而是躲在被子裡看手機。直接爆掉了,把她大罵一頓,“我都病了,你還把被子拿走。本以為你是要睡覺,沒想到你是在玩。你就不怕我病加重嗎?現在都這樣子,還指望你将來孝順,我看是指望不上了,我還不如别那麼辛苦,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給你交那麼多學費都是浪費。”

其實我女兒一直都很孝順。孩子有時做錯了,完全可以好好說,沒必要上升到道德層面,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

給孩子一些消極負面的評價

孩子做錯題,我都是要求她改正過來,然後再出幾道題讓她鞏固。有時她說聽懂了,還是做錯。我講的不耐煩時,經常會随口說出,“你怎麼這麼笨,怎麼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别人怎麼都會,上課你都在幹什麼,是不是又在說話,做小動作,專注力怎麼那麼差呢?”

你對孩子的否面評價都會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用今天的行為否定未來

孩子成績考的不好,學習不好或不好好學習時,我們就會擔心孩子的未來,害怕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害怕找不到好工作。

随口就會說:“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不吃學習的苦,考不上大學,你就完了。走上社會也找不到好工作。你将來怎麼養活自己,生存都是問題,你準備當清潔工嗎?”

孩子就是在這樣不斷打擊,否定中喪失了自信,降低了自我價值感,覺得自己不好,不行。

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好,不行時她怎麼會有力量去把事情做好呢?

                              4

如何做才是對的呢

給到孩子橫向确認

從孩子日常行為中找到孩子表現好的點進行表揚,鼓勵。抓大放小。

從錯誤中找出正确的點。哪怕一百道題,孩子隻做對了一道題,也要進行表揚,鼓勵。

正面語言才是引導孩子改正行為的方法。

表揚棒,表揚聰明,表揚孩子通過努力不能改變的,都不可取。

物質表揚,條件交換都要不得。好的結果就是最好的獎勵。

社會屬向定位

孩子是屬于社會,屬于國家,屬于整個宇宙的。

嶽母刻字,精忠報國。就是對嶽飛國家屬性的最好定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