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第2️⃣0️⃣4️⃣天|解開禁锢教育的枷鎖
想要質疑或挑戰社會對待教育的态度,讓我們首先看看社會對那些所謂“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的刻闆印象:對未來沒有明确的道路,沒有具體的目标。你可能認識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這當然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要想振作起來,你需要一個計劃和目标,然後全心全意地追求這個目标的實現。但遙遠的職業理想本身,不就是值得追逐的“高大上”的目标嗎?
從跻身青少年榮譽榜單到成為偉大的發明家之間的步驟,充滿了不确定性。如果你一開始就為未來的某個職業目标而奮鬥,并讓這種追求引導所有的決策,那麼你遲早都會掉進目标的欺騙性陷阱(就像追求任何其他“高大上”的目标那樣)。當然,你最終可能會拿到一個工程碩士學位并在一家頗有聲譽的公司工作,但如果這就是你此生達成的全部成就,那麼你其實并沒有如兒時夢想的那樣成為一名偉大的發明家。
奇怪的是,如果你效仿了那些“胸無大志”的青年,反而更有可能接近偉大的發明家(或偉大的建築師,或偉大的作曲家)的境界。這是因為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可以扮演“尋寶者”的角色,在擺脫了既定目标的束縛後,他們可以勘察各種類型的踏腳石,從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去嘗試和探索。
沒有設定目标的人,反而有機會修到路旁的玫瑰花香(享受常被他人忽略的美好事物)、廣泛地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而那些隻專注設定每日任務清單,緻力于完成清單列出的每一項内容的人,反而失去了這種“邂逅最美意外”的機會。
漫無目标并不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将漫無目标與對探索的渴望相結合,可能激發巨大的潛力。
喬布斯将個人經曆描述如下:而六個月後,我卻看不到其中的價值所在。我既不知道這輩子想要做什麼,也不知道上大學是否能幫助我找到答案。但是在上大學一事上,我幾乎花光了我父母這一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退學,并相信一切都會有辦法。我當時确實非常害怕,但是現在回頭看看,那的确是我這一生中做過的最棒的一個決定。在我退學的那一刻,我終于可以不必去學那些令我提不起絲毫興趣的課程了,然後我還可以去修那些看起來有點意思的課程。
強加的教育統一性可能會造成更多不易覺察的“内傷“,因為除了沒有任何内在的益處之外,統一性還會損害孩子們在未來探索和發現的能力。執行統一的标準意味着向一個單一的标準聚合,同時也消滅了個别學校或個别州目前可能正在探索的其他标準的多樣性。因此未來的标準和測試,可能隻是對強制實施的現有标準的調整,因為這是教師們在課堂上可以應用和探索的唯一标準。
- 上一篇 最後希望——良将者李牧(5)宜安之戰
- 下一篇 信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