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一萬句,不如好好做好這件事

1

很多父母說,其實我也想做不吼不叫的父母,但是孩子一旦發起脾氣來就不管不顧,好好講道理根本沒用!最後逼得我發火、動手懲罰他。真是很無奈啊!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有什麼辦法能不吼、不叫、不懲罰,也能讓孩子懂事、聽話、講道理?

方法當然是有的。但我們得按照大腦的工作規律來辦事。

人的大腦分為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上層大腦負責理性和思考,而下層大腦負責感知情緒和原始沖動。

父母一定要明白:小孩子的下層大腦天生就很活躍,因此孩子注定活得更感性、更沖動,容易陷入各種情緒。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因為一些事開始鬧脾氣、有情緒,就立刻告訴自己:孩子的下腦已經開始活躍啦!下腦活躍意味着上腦會暫時停工。這時孩子的理性是“關閉”的。

...

2

很多家長誤以為,誤以為梳理事情的前因後果,講清楚道理,就可以讓孩子冷靜下來,開始具有理智。比如有家長對掉了冰淇淋而傷心大哭的孩子說:“你别哭了!這是你自己不小心嘛!你想想也該知道,發生過的事情是沒有辦法的。掉了就算了。” 甚至還有家長會對着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孩子說:你别哭,你好好說。哭是沒有用的。你好好說,媽媽才肯聽……

但事實上,大腦并不是這樣的工作的。在孩子下腦活躍、上腦宕機的時候,家長滔滔不絕的道理,隻不過一大堆持續發出刺激的信号。過多的信息輸入,隻會越加刺激下腦,讓孩子感到更多壓力和恐懼,結果讓孩子情緒更加混亂。這就是為什麼你常常會看到,有時家長道理講得越多,孩子就哭得越大聲、越絕望!年齡越小的孩子這種反應越是明顯。

家長如果對此一無所知,就會誤以為孩子是反抗、是不聽勸外、是無理取鬧,結果就越說越生氣。最後導緻忍不住大發脾氣,弄得大家兩敗俱傷!

...

家長要牢記這個大腦工作原則,不要在孩子下腦活躍的時候去講道理,也不要強人所難地要求孩子立刻不哭、立刻恢複冷靜!孩子負責理性的上層大腦遠遠還未成熟。要調節好原始沖動的下腦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孩子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幫助!

想要不吼不叫也能讓孩子懂道理,做法是:碰到孩子有情緒,别開口講道理。第一步要做的,是立刻安撫下腦,讓激動的大腦恢複冷靜!第二步再調動上腦出來工作。這時我們期待的理性溝通才會發生。

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先安撫下腦,再調動上腦”的具體方法。

...

4

安撫下腦的必殺技:情感連接

美國腦科學家,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博士,在他的著作《全腦教養法》一書中,強調

了安撫下腦的最佳方法:做好充分的情感連接。

具體做法是:先專注體會孩子當下的感覺和心聲,然後把這種感覺說出來;借此向孩子表達:你完全理解并接受他的感受。舉個例子,比如孩子的冰淇淋掉在了地上,難過得放聲大哭。這時家長就應該說:“我知道你現在很失望吧。冰淇淋沒得吃了,真是太心疼、太可惜啊!”

通過這個句子,孩子可以獲得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其一是原來我這樣的難過的感覺叫失望、心疼、可惜!我的感覺是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

其二是媽媽很理解我的感受。

...

大家不要小看了得到“被理解的滿足”。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情感上的認可都會帶來巨大的安慰作用。成年人常說的精神共鳴、心心相印的美好,都指的是這類情感上的呼應。

對小孩子來說,依賴父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會帶給孩子巨大的安全感和安心感,幫孩子解除大腦中的壓力警報;所以,情感連接可以快速安撫下腦。這時孩子的上腦才得以開始工作,理智才會出來主持大局。

這時候或者不需要你講什麼道理,孩子也能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

有的父母會說,我不熟悉這種方法,所以一時半會兒還真看不出孩子有什麼感受。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至少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感到很不舒服,你感覺有點不高興。我知道了,我在這裡!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渡過難關……

雖然不舒服、不高興是一個籠統的表達,但是這個句子表達出一種願意與孩子共同面對情緒沖擊的态度。僅僅這樣簡單的“我知道了!我在這裡!”也能發揮出驚人的安慰效果,幫助孩子重新冷靜。之後,父母就可以根據需要,就事論事,通過講道理來解決問題。

...

5

說到這裡,就會出現一個最常見的擔憂:

如果孩子的确是做錯了,父母也要認同他的情緒嗎?這樣算不算是溺愛呢?總是認同孩子的情緒,會不會導緻孩子脆弱、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呢?

我們要明白,認同孩子的情緒,并不代表着認同孩子的行為。

孩子之所以會犯錯、失控,不正說明他還能自如地動用上腦來馴服下腦,這恰好反應出孩子正需要多做整合大腦的練習,才能一步步實現自控。采用情感連接,幫助他們安撫下腦、多使用上腦,不正是最高效、最有力的練習嗎?這也正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幫助!

如果父母不注意情感支持,采用懲罰等暴力手段,或者冷漠以待。那麼孩子會因為恐懼而停下,或者是因為疲憊不堪而停下,但是無論哪一種,都不是動用了上腦的結果。這樣長大的孩子,就會養成隻有在感到“盡興”或“害怕”時才會自控的習慣;他用理智監管沖動的能力,始終是弱的。這并不是真正的自控,也不是我們最終的教育目标。

隻有接受過充分的情感支持,孩子才有後來的機會去不斷經曆自我調節,從而真正成為勇敢、平和而自律的人。請牢記這一點,為了孩子的将來,而做好充分的情感連接!

...

6

情感連接的加強技巧:

除了語言支持之外,孩子哭的時候,請趕快抱抱他吧!别光看到表面上孩子兇巴巴的樣子,其實這是孩子被激起了抵抗的本能。孩子這時的大腦中是充滿了混亂、緊張和壓力的。這種感覺是非常痛苦的!趕快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輕輕拍拍他的頭、他的背。用肢體動作表示情感支持,有時比語言來的更有力!

還要補充的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并不是說一次“我知道了”或者抱一下,就能讓所有孩子恢複冷靜。你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情感連接的次數。隻要看到孩子還在情緒之中,還沒有做好準備思考,就不妨再多做一些情感連接。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不到3歲,當他陷入極端情緒時,家長還可以抱着孩子搖一搖,輕輕地跳一跳,來個舉高高。要知道,身體位置的改變可以很有力地打破下腦的主導,讓孩子的上腦重新開始工作。一旦從情緒解脫出來,恢複理智,孩子就等于得到了一次成長。

...

7

對于教育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往往是眼睛是看不見的。給孩子充分的情感連接就是如此。我們每一次對孩子的情感支持,會内化成一塊塊基石,塑造了孩子認識世界、認識他人以及認識自己的方式。與此同時,每一次與孩子聯通情感,也是我們認識生命、擁抱幸福的時刻!願有更多父母能開始享受情感連接帶來的力量。

END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