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時候娃說了算

“媽媽,這件衣服不要了扔掉。”

“為什麼呀?”

“因為不透氣,汗水鎖在裡面不舒服。”

“好,你說了算,一會兒我用來拖個地。”

“小玉生日那天,她邀請我去吃飯,晚上一起睡,她家還有個大遊泳池,我們還想一起泡澡。”

“吃飯可以呀,要一起睡的話,可以讓她來我們家,泡澡等夏天媽媽陪你一起去哈。”

“媽媽,明早我想喝仙草奶茶。”

”“好”

“媽媽明早我不吃包子,不吃面,不吃餃子,不吃蛋。”

“那你想吃啥?”

“油條”

“好”

“媽媽,我好久沒吃榴蓮了。”

“30塊錢的榴蓮隻能咬上三口,以我們家現在的經濟實力—— 吃榴蓮不劃算,等媽媽有收入時,買一整個大榴蓮給你吃好不好?”

洗頭水,沐浴露,牙膏,加面粉。能做出自制的起泡膠,教學視頻來自抖音。

阿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再一次又一次的重來。

家裡陽台上,窗台上,櫥櫃上,書桌上,電視櫃的格子裡,都有阿寶自制的起泡膠,一團稀哒哒的東西,有些散發着面粉發酵的酸臭味。

我咬着牙,心疼那幾十塊錢一瓶的沐浴露和洗頭水。

看着阿寶擠擠擠,攪攪攪。從希望,到失望,然後再一次重來。

兩個月過去了,不少于20次的重複。

每當我看着她用同樣的行為,卻總期待着不一樣的結果,我心裡幹着急。

一天終于忍不住的我,對阿寶說:“同樣的行為隻會産生同樣的結果。想要不一樣的結果,就要産生不一樣的行為。你必須要有清醒的頭腦,要思考這個方法背後的原理是否行得通?要觀察這個視頻,人家是為了教學而拍的視頻,還是為了視頻而拍的教學。”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樣說話沒啥效果,孩子反而理解成了,我是因為不喜歡她這麼做才說這種話。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我看着她調出來的自制起泡膠問:“你在做一個實驗對嗎?” “對”

“真正的實驗要詳細的記錄每一次的測試,要記錄沐浴露,牙膏,面粉它們的比例,還要記錄你攪拌的次數和時間,還要觀察不同的溫度下它們有哪些變化。那些專家都是這樣做的。”

她很開心,立馬就寫個小紙條開始記錄。

半個月後的一天,她終于成功調出了一坨淡黃色的起泡膠,不粘手,不發幹。

這種成功的感覺她拿到後,這事就告一個段落了,一瓶沐浴露加一瓶洗頭水就算它擠光去玩了,也才100塊錢,這100塊錢就當給她買了個玩具,一個能幫助孩子創造成就感的玩具,我認為值!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