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感
認同感
文/一笑東方
我不知全國其他省市如何,我感覺我們江蘇是全國最沒地域認同感的省份。
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到一所學校工作,教務主任是我們江蘇邳州的,屬于徐州地區,我說我們還是老鄉呢。結果,你猜他怎麼說。他說,你是徐州哪兒的?我說豐縣的。他說,那我們不是老鄉。我說,我是随口一說,沒有巴結你的意思。結果他愣在那裡,我且自離開了。
自那之後,我對于江蘇老鄉很少主動去認了。江蘇地域狹長,江南江北不一樣,淮河南北不一樣,到了徐州更是“西北利亞”,沒人覺得我們好,更不願說是同鄉。飲食不同,文化有異。我們北方吃面食,江蘇南部吃米飯。我們聽豫劇,南方聽昆曲,聽越劇。我們高頭大馬,他們身材小巧。我們高喉大嗓,人家吳侬軟語。反正,不在一個頻道上,從來不是一家人。這點和浙江不一樣,跟山東不一樣,跟東三省更是不一樣,跟任何地方都不一樣。飲食文化的不同,自然面目有異,人心不一。
當我講解課文的時候,當講到江蘇南部的一些文化的時候,從來不敢說我們江蘇什麼什麼,生怕有一張眼睛盯着我,有一張嘴随時會給我糾正,你們江蘇,你哪算江蘇的?是的,我在外面又常常被誤認為河南老鄉,山東老鄉,安徽老鄉,反正就不是江蘇的。
除此之外,還有南北之說。有一次我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說自己北方人。這時候一個東北的同事該說話了,你算什麼北方?我們才是北方。是的,北方是相對的,在東北人眼中都是南方人,在海南人眼中都是北方人,在上海人眼中都是鄉下人。其實南北,應從飲食文化來看,尤其文化,正如東北,也吃大米,但是整體上還是北方文化。
一盤散沙,綿裡針,這是對我們這個古老國度描述。大先生批判的國民性未曾有根本的變化,反而在富有之後更暴露人性之惡,我們曾經嗤之以鼻的行為和做派卻成了很多人的标杆。貂皮大衣,金項圈,一身的珠光寶氣,卻透露着沒文化。對這樣的土豪文化,我不敢認同。但是南北的土豪都不約而同的這樣。因為樸素意味着貧窮,沒有那個時代像我們這樣誇張自己,我不敢認同。
不僅如此,我們不僅沒有地域認同感,而且沒有人類認同感,養名貴狗的人,面對自己的狗咬了别人,振振有詞,認為狗比人重要。看看吧,我們說人性還沒完善,我們又出現返祖現象。嗚呼,無法可想。但是平白無故虐死一隻狗也一樣不能被認同,因為這樣你和畜生無異,不過衣冠禽獸。
筆者在私塾任教十幾載,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大家都卷的時候你不卷你就會變成另類。當大家都拖堂的時候,你不拖堂,你就是另類。當大家都去占體藝課的時候你就是另類。正如商販,當大家都去欺瞞消費者的時候,你不欺瞞,你就是另類。于是我們沒有了認同感。人的物化,就是這麼可怕。
你終于意識到孤立無援,舉目無親的感覺,微斯人,吾誰與歸?
- 上一篇 偶遇老根
- 下一篇 今日幡然醒悟,原來我不是公主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