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跑跳,不要亂摸、媽媽喂飯:是造成多數小孩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
感覺統合與專注力有什麼關系?
「感覺統合」指的就是從外在環境中所獲得的感覺訊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當我們接收到這些感覺或訊息之後,大腦就要開始進行整理及分析,将需要的訊息留下來,不需要的排除掉,接下來再做出反應或某些行為。
舉例來說:當拿到一顆蘋果,眼睛會看出這是一顆蘋果(視覺),然後鼻子會聞到蘋果的香味(嗅覺),手的觸覺可以感覺出蘋果的重量及外表(觸覺、本體覺),所以,如果感覺統合正常,我們就會知道這是一顆可以吃的蘋果,而不是認為它是一個紅色的小球。但是如果感覺統合出了問題,例如:聞不出蘋果的香味,或摸不出蘋果的感覺,大腦可能就會做出這是不能吃的東西的反應。
所以,孩子必須有良好的感覺統合,才能夠順利接收環境的訊息,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在寫作業時,大腦就是沒辦法隻收集寫作業的訊息,大腦一下子去關心外面的電視聲、一會又注意桌上時鐘秒針在跳動、拿橡皮擦擦錯字時又覺得橡皮擦QQ的很有趣,因為周圍很多訊息都同時被放大了,孩子也就忍不住去注意身旁的事情,于是作業寫上一、兩個鐘頭還是寫不完,讓媽媽覺得孩子真是不專心。
感覺統合易失調的三大系統 ——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除非孩子有特殊的生理異常,否則一般來說,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通常會随着年齡的增長,順利發展出各自的功能,以幫助孩子能夠接收外在的訊息,所以,孩子每天醒來自然就會看、會聽、會聞到味道、會吃東西,因此,前四個感覺系統較不容易被忽略,但是感覺統合裡的「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則是三個容易出現失調的系統。
為什麼會失調呢?主要是因為生長環境的影響。現在孩子生的少,父母或長輩從小就對孩子過度保護,例如:不準他們爬高爬低、活動範圍很小、多半靜态活動等等,因為過多的限制、太少的活動量,于是使得孩子這三個感覺系統得不到足夠的刺激,因而出現失調問題。
1。什麼都不準摸,觸覺出問題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有的父母或照顧者會在孩子身上穿很多衣服,結果孩子從小觸覺刺激就受到限制;等孩子大一點時,每次想要抓個東西或爬上台階,馬上就被禁止:「危險不可以拿、很髒不能碰、小心不要爬」;于是,孩子隻能被關在父母設計的一個「安全」的小角落,結果讓他少了各種接觸環境、感覺環境的機會。
當觸覺失調時,有可能造成他日後學習上的問題,例如:孩子會覺得學校制服穿起來有點癢,于是他上課就動來動去,總覺得衣服不對勁;或是觸覺防禦力太高的孩子,就是不喜歡隔壁的同學碰到他,于是不停地注意旁人的動作,而沒辦法專心上課。
2。不要跑、不要跳,前庭覺出問題
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受傷,不肯讓他們跑跑跳跳,整天就是要孩子坐着或是慢慢走,或是長期隻安排看電視、看書、畫畫這些靜态休閑活動,結果造成孩子需要用更強烈、更刺激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前庭系統,例如:不停旋轉、動來動去,長大一點還可能會藉由飚車來滿足速度的刺激。一旦當前庭覺失調,孩子上課時可能就會搖頭晃腦、喜歡動來動去,不斷地一再打擾了老師或同學,自己也沒辦法專心上課。
3。凡事媽媽代勞,本體覺出問題
很多父母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得好好的,從小喂他吃飯、幫他穿衣服、幫他拿東西,使得孩子很少靠自己的身體去做事情、去感覺力道。
較大之後,在學校可能走路撞到桌椅、拉開椅子動作非常粗魯、寫字歪七扭八、拿個作業慢吞吞等狀況,因為孩子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手腳,也不太會拿捏身體力量的大小,而且常因動作笨拙,老是被同學嘲笑或被老師責罵。
感覺統合失調,孩子就會不專心?
專注力和感覺統合是有關系的,舉例來說,當老師在教一個新的國字時,小朋友必須用眼睛專心看、耳朵專心聽、手還要有能力跟老師一起寫;但如果這個小朋友感統失調,他的大腦就沒辦法取舍現在最重要的訊息就是專心和老師一起學國字,于是,他一下子注意老師、一下子要聽别的同學在說什麼,一下又發現外面有好玩的事,馬上想舉手告訴老師。
于是,老師就覺得這個小朋友不專心、東張西望,其實,他可能是感統失調,所以沒辦法專心隻處理老師上課這件事,而把所有的信息都裝入大腦之中,造成大腦混亂。
感覺統合良好,學習更出色「感覺統合」是孩子學習的根基,感覺統合良好時,可以幫助他提升學習的專注力、加強對環境觀察力、增加挫折忍耐力、良好控制情緒的能力、有自信心等。
因此一個孩子感覺統合能力很好,那麼他不管是靜态的課業學習,例如:聽老師上課、寫做業、畫畫,他都可以專心看、專心寫、專心畫;或是動态的體育課,也能夠跑得快、動作靈活、活動力十足。
此外,因為孩子處理外在訊息的能力很好,相對地他的人際關系也會比較好,因為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相處時,知道什麼行為是别人喜歡的,什麼行為是别人不喜歡的。
- 上一篇 孩子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一個什麼角色
- 下一篇 美人如玉劍如虹③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