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寫作
早晨起床習慣性打開手機浏覽一下,一條簡信映入眼簾:你的故事《回到原點》拟明天伯樂推薦,請在第一段前面加上“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這是2025年第二篇故事文被推薦,既有被認可的小激動,又有付出得到收獲的欣慰。
寫作第六年,每天寫點什麼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飯穿衣、運動一樣必不可少,而且寫作方向基本固定:系列文向長篇小說發展;千字故事文向短篇小說靠近。
日子除了生活就是寫文章這點小愛好,每天固定時間寫文,隻要雙手搭在鍵盤上大腦就處于興奮狀态:我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觀點能給别人帶來一點啟發,這就足夠了,掙錢嘛,交給時間就好。
給自己的文字一個安放的角落
這些年無論再忙再累,閱讀一直陪伴着自己,剛開始有什麼看什麼,報紙、雜志都是順手而來的讀物;後來購書相對方便一些,偶爾逛書店總能找到想看的書籍,零花錢基本都奉獻給了書店,至今不喜歡首飾和漂亮服裝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口袋空空。
随着網絡的發展,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創作者,我自然也不例外,找到一個合适的平台用文字記錄生活、所想所悟、以及觀點分享。
能給自己的的文字一個安放的角落,我已經很知足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
剛開始在某條上寫寫家長裡短,從幾百字的微頭條到千字圖文,走了7個月的時間,每人任何收益,如果不是對文字熱愛,我想堅持不下去。
在平台上舉辦的免費學習課堂上,我了解到了簡書平台和某乎平台:多一個練筆平台何樂而不為?
此後的寫作過程,每天在某條上寫一篇短文,再到簡書奮鬥,睡前在某乎寫個問答。
簡書平台的包容性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平台,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能寫什麼就寫什麼。平台的文集功能剛好能分門别類 安排我的文字。那一段是我的思維比較活躍的狀态,天馬行空,不受限制,不知不覺間積累了幾百萬文字。
喜歡某乎源于尋找答案,同樣一個問題,有的答案有說服力,而有的答案隻有短短幾十個字,感覺一言難盡。“有什麼了不起,我也能回答!”于是每天在平台推薦的問答中挑一個,“刷刷”亮明觀點。本來就是舉手之勞,沒想到平台還給了創作分。
無知者無畏,持續寫問答某乎上等級越來越高,不知不覺間竟然達到了最高級别LV10,圈粉1萬。
收獲最大的則是:碎片化閱讀,某乎上感覺内容質量最高,每天碎片化時間不自覺去看高贊問答,不同的内容給我不同的收獲,尤其是鹽選故事,感覺閱讀性強,值得借鑒的地方比較多,後續我寫故事文,多多少少帶點某乎味。
某條是寫作起點,盡管虐我千百遍,我待某條如初戀,除了圈粉2萬,收獲并不大。
被逼擴大閱讀量
盡管我有閱讀儲備,持續輸出那點儲備很快消失殆盡,擴大閱讀量勢在必行,而且從情感閱讀轉到自主閱讀。
以前喜歡看小說,國内外名著嘗試閱讀,不過是看完就好,大概知道個故事情節。寫作後閱讀,更看重小說的寫作手法,時代背景,還有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
由小說轉到心理學知識對我的閱讀是一大改變,第一部便是畢淑敏的《女心理師》。本書主要描述了主人公賀頓成長為女心理師的過程,基本心理學知識便從那本書開始,也是我讀心理學書籍的啟蒙。
人物傳記也逐漸提上日程,《楊绛傳》《林肯轉》《馬雲傳》《何鴻燊傳》,最近再看《三毛傳》,那個灑脫得像一陣風的女子周遊世界,見多識廣才能寫出那麼飄逸的文字。
既然寫作,就不可能隻看傳統文學,曆史方面的也多少了解一點,還有相關地理方面的知識也要涉獵,雖然不可以刷榜網文,必要的寫作模式還是要了解的。在番茄上聽書伴随着跑步和家務,也沒有那麼無聊了。
目前寫作狀況
寫作也是一場重體力和腦力勞動兼并的工作,每天就那麼一點能量,目前推進一篇系列文章節,再寫一篇情感故事文是每天寫作的标配,換腦筋的時候再去回答問題,興緻高的時候一個接着一個問答寫。
目前,我依然不會寫虛拟的東西,基本都是寫實,故事都有原型,以後大概率還是這個思路。
嘗試着把系列文修改後發到番茄上,第一部21萬字沒有浪花但走了所有流程,第二部起一點小小浪花,目前還有人捧場。目前第三部剛剛放上去一小部分,一切都交給時間就好。
經常聽到一部分人在網上發聲:我寫作堅持了**年!
我的感受是,寫作熱愛是前提,靠堅持不太靠譜,一旦沒有流量很難堅持下去。
寫作與我是一件及其快樂的事情,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經曆過的皆為素材,隻要雙手搭在鍵盤上,我的思緒就和現實生活割裂,整個人的思緒都帶入到故事情節中。
記得寫《遲到的愛》,主人公發現真相,曾經相愛的人遠在外地患癌生命垂危,我是含着眼淚敲完最後一行字的。
今天上榜的《回到原點》,女主人遭遇背叛,精神世界崩塌,含恨自殺的場景,我在内心對那個背叛者恨之入骨,帶着個人情感讓他的生活回到原點——奮鬥半生,青春不再,發妻離世,圖六一世傷心。
快樂寫作,不要有那麼高的期待,就少了煩惱,多一些寫文的動力。寫作與我,有收益就是錦上添花,否則也不影響我的生活。用文字愉悅身心,療愈情懷,豐盈 内心世界,就足夠了。
網圖侵删
- 上一篇 牛街:一條街,一座城
- 下一篇 房租降收入也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