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賦得古原草送别》,是賦得體中的頂峰之作。

賦得體,指的是命題作文。這樣的詩歌由于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一般很難出彩。但白居易的這首詩,卻令人眼前一亮,從音律、立意、文筆各個方面,都似渾然天成,一氣呵成。

特别是前四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讀之令人熱血沸騰,過目不忘。

不但朗朗上口,畫面感強,更體現了一種桀骜不羁永不服輸的精神。

這四句,文字看似簡單,沒有深奧的典故,也沒有嚴格工整的對仗,卻能讓人讀出很多道風味:

有李白的傲氣灑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有孟浩然的自然流暢,“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有杜甫的深沉磅礴,“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有王維的空靈禅意,“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要知道白居易寫作這首詩時,年僅14-15歲,不由讓人驚呼,好一個天才少年郎。

關于這首詩,還流傳着一段佳話。

當時白居易對自己的文采頗為自負,想通過毛遂自薦在京城闖出一片天地。

于是,他寫了這首《草》作為應試詩,去拜谒京城大人物顧況,希望能得到推薦。

顧況對于面前這位青澀的少年完全不了解,當得知他的名字,調侃道“這長安城寸土寸金,生活成本這麼高,要想安居在此可不容易啊。”

畫外音是,年輕人,要有自知之明,趁早回吧。

可是,當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顧大人不禁眉開眼笑,态度180度轉彎,說道“小白呀,有你這樣的文采,在長安城居住下來簡直易如反掌。來吧,熱烈歡迎。”

矜持高貴的顧大人秒變天才少年的粉絲了。

憑借這首《草》,少年白居易在長安城一戰成名。

而他開挂的人生,就像這古原上的草,雖飽經風霜,卻如涅槃重生,在苦難中傲然挺立,千古流芳。

他一生還創造了許多詩歌高峰,如《長恨歌》《琵琶行》等,無不令世人仰視膜拜。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