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進化歷史從最早開始哦

題目:

人類的進化歷史
從最早開始哦

解答:

1、地球史及生物的演化
追溯人類的起源,就必須從地球上出現生物以及生物的演化來開始,談到生物的演化又一定要涉及到地球的歷史.據宇宙學家估計,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50億至200億年.按照現代人們所承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在150到200億年前,宇宙的物質集中在很小的範圍內,密度極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這些物質的溫度日趨上升,結果這一緊密的物質爆炸了.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的多有物質,都向四面擴散.形成了基本粒子,並開始形成原子核.隨著體積的不斷膨脹,溫度由高到低,宇宙由輻射狀態變爲物質狀態,於是生成了上千億的銀河系,難以統計的星體,恆星、衛星、行星等等.一個銀河系大約包含一千億的星體,太陽系只是其中的一個星體,我們的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九個行星中的一個.太陽系是大約50億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約在50到46億年前 ,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上大部分時間只有無生命的物質.當時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漿橫流.隨著地球表面的不斷冷卻和水氣的增加,大地開始出現了水並逐漸匯集得越來越多.約在3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的海洋.幾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機質,如胺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陽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機質形成了蛋白質.在隨後的幾億年中,這些蛋白質越來越複雜,終於在34或33億年前生命開始出現了.地史學家根據古生物的演化和地殼的運動,將地球的歷史分爲五大階段,也就是五個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太古代離我們久遠,是地質發展史中最古老的時期,延續時間長達15億年(距今40~25億年).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命的形成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大約39億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殼,至35億年前大氣圈、海水開始形成.
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無生命出現.在距今約33億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積岩,大氣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並出現了最早的、與生物活動相關的疊層石;到 31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比較原始的藻類和細菌.在2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原核生物.
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動仍相當頻繁,生物界仍處於緩慢,低水平進化階段,但大氣圈已有更多的氧氣.在19億年前,大陸地殼不斷增厚,地球表面保持著一種十分有利於生命發展的環境.藍藻和細菌繼續發展,到距今13億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綠藻出現.在元古代晚期,蓋層沉積繼續增厚,火山活動大爲減弱,並出現廣泛的冰川.從此地球出現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的分帶性氣候環境,爲生物發展的多樣性提供了自然條件.到距今6億年前時,已經有浮遊動物、節肢動物和腔腸動物了.
古生代約開始於6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動物羣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這一時期還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類爲主.許多地方都布滿了茂密的森林.
中生代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6700萬年前,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中生代曾被稱爲爬行類時代,而鳥類、有袋類和有胎盤的哺乳動物也開始發生.在無脊椎動物中,軟體動物中的菊石類最爲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爲菊石時代.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蘇鐵、銀杏爲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稱爲裸(luo)子植物時代.中生代出現了最早的哺乳動物、恐龍和最早的鳥類——始祖鳥.
新生代約開始於6700萬年前,延續至今.可劃分爲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這個時期的生物已接近現代,脊椎動物的特徵是哺乳動物的興起和繁盛.獸類大量出現,從中分化出了一支靈長類,從靈長類中又進化出了猿類.第三紀是哺乳動物繁盛時期.第四紀便進入到了人類的時代.
靈長類也開始出現,並從中逐漸發展出了最早的猿類.猿類頭蓋骨低平,顱腔很小,骨壁很厚,眉嵴特別粗大,頦部後縮.它具有較複雜一些的腦、腸,較廣闊的胸和扁平的胸骨.生活在大約1400萬年前的古代猿類(類人猿),就是人類的遠古祖先.
2、人類關於自身起源的認識過程:從神話宗教到科學探討
人類起源於古猿學說是怎樣提出來的呢?19世紀之前,關於人類起源的解釋經歷過傳說、假說和學說三個階段.世界各民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基本上分爲兩類.一類是天地開闢傳說,包括解釋宇宙、天地之間各種自然現象的起源;另一類是種族和文明起源的傳說,包括人類及本族始祖起源,解釋人類文明的起源.例如,神話宗教的解釋女媧氏和普羅米修斯的傳說.泥土造人.
19世紀中葉,人類學和考古學家通過對世界各地區發現的原始人類化石的研究和實地考察,提供了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科學證據,提出了從猿到人的假說和學說.瑞典博物學家林奈對植物學很有研究.他出版了《動物種志》,建立了「雙名命名制」,即把過去紊亂的植物名稱,歸於統一,對植物分類研究的進展,影響很大.他又根據花的雄蕊數目的位置作了認爲的分類法.林奈最初認爲植物的「種「是永恆不變的,但在他的另一不著作《自然系統》最後一版中,刪去了「種不會變」的這一項,因爲他觀察到了自然界存在著「種」的變異的現象.林奈還認爲,人猿同歸於靈長類.
最早推斷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的是法國學者拉馬克(Jean B. Lamark,1744—1829).他在1809年發表《動物哲學》,首次提出「人類來源於猿」的科學假說.英國學者達爾文(C•Darwin,1809—1882)在《物種起源》、《人類的起源及性的選擇》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說明人從「類人猿」發展而來.他認爲物種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的主要原因,在於自然選擇.生物爲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而不斷發生變異,適於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而逐漸加強.反之則被淘汰,即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理.英國學者赫胥黎(Tomus Henry Huxley, 1825—1895)在《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書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論.他的觀點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擊,說他是「邪惡的人」.他上街時就有人喊:「猴子來了.」但是赫胥黎始終堅持自己的主張.1876年,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發表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並且指出勞動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奠定了人類起源的科學基礎.
3、人類起源的地區
人類最早起源於什麼地方?歷史上有五種說法.
第一,西歐起源說.哈得里卡(Hardlicka)認爲,歐洲發現的人類遺蹟特別多,自1823年到1925年的102年中,西歐發現屬舊石器時代及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蹟不下116件.屬舊石器之後、新石器之前的人遺骨達236件.兩者合計達352件之多.而在亞洲,只有1891年在爪哇發現的直立猿人遺蹟.1921年北京猿人才開始被發掘,當時所得不多.至於非、美、澳洲更無新發現.
第二,北亞起源說.國利伐(Quatrefages)於1889年發表《人類通史》一書,認爲愛斯基摩人實爲北方最早出現的人種,並提出因北方冰河所迫原始民族南遷的理論.
第三,中亞起源說,1857年萊底(Joseph•Leidy)和1911年馬爵(Dr•William D•Mathew)提出這一觀點.他們認爲中亞文明發現極早的區域,西邊有加爾提、小亞細亞、埃及等古文明區;東邊有中國古文明區.在史前時代、古典時代以及中世紀有許多民族從這些地方湧出.東北經過阿拉斯加入北美及南美洲,東南則經馬來西亞入澳洲.
第四,亞洲起源說.奧斯本認爲,人類的發展最初都在野外,後來才進入洞穴.其理由是:①天然的食物豐富,或不費力可取得食物的地方,人類發展常呈停滯不前或倒退狀態;②人類最初的智慧與最早的文明,都在曠野中養成;③當近生代第三紀時,亞洲雨水充沛、叢林茂盛,便於人猿生存,而不利於人類出現.而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則出現在氣候乾燥的高原.
第五,非洲起源說.此種說法的理由是:自20世紀起,非洲發現了許多不同時期的人類化石,如肯亞庫彼弗拉KNM-ER.1470號人,坦尚尼亞的奧都威峽谷的OH9號人,非洲南部的斯普靈布克人等.
從人類起源諸學說之爭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啓示.我們認爲,首先,人類起源是多源頭的,不是單源頭的;是多線的,不是單線的.其次,從猿到人化石的發現和研究,進一步論證了恩格斯關於人類產生三階段的基本觀點的價值.它撥開了傳說的迷霧,使人類看到了自己的祖先遠古的生活與文明.第三,我們應看到,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從發現人類的化石遺蹟和最早的文明區域看,有時間先後和文明的發達程度不平衡的現象,這與各區域的地理環境有關.人類起源中心論是站不住腳的.第四,人類文明產生的地區,最早處於閉塞與孤立狀態,處在地球上的零星的幾個點.隨著生產的進步,從舊石器到新石器,到金石並用時代,以及社會三大分工的發展和遊牧畜業的活動,人類活動才從點到線,發展成由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文明.文明的交流促進了各個地區文明的發展.
4、人類起源的三個階段
恩格斯指出,在人類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經歷過三個發展階段,即攀樹的猿羣、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這三個階段是依次遞進的.攀樹的猿羣是指成羣地生活在樹上的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經能夠製造工具的人;而正在形成中的人則是從攀樹的猿羣到完全形成的人的過渡期間的生物.他們和完全形成的人的不同之處是還不能製造工具,而只能使用木棒和石塊等天然工具.
中國人類學家把完全形成的人的發展過程分爲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個時期.
早期猿人(約380萬年至180萬年前).現已發現的化石有坦尚尼亞伽魯西河流域萊托利地層的人類化石,定年爲距今377萬年至359萬年前;衣索比亞東北部的哈達爾人化石,定年爲350萬年前;肯亞特卡納湖庫比弗拉地方的「KNM-ER•1470號人」,定年爲290萬年至270萬年前.
晚期猿人(學名稱直立人,中國習慣上稱之爲「猿人」,約180萬年至20、30萬年前).現已發現的化石有中國的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猿人;坦尚尼亞的舍利人;德國的海德堡人等.
早期智人(古人,約20、30萬年至5萬年前).現已發現的化石主要有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法國的聖沙拜爾人、穆斯特人;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納人;非洲的布羅肯山人、沙爾納人等;中國的廣東馬壩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長陽人、桐梓人等.
晚期智人(新人,約5萬年至1萬年前).現已發現的化石主要有法國的克羅馬農人;德國的阿伯加沙人;義大利的格利馬狄人;阿爾及利亞的阿爾法盧人;中國廣西的柳江人、四川資陽人、北京山頂洞人、內蒙河套人、雲南麗江人、台灣左鎮人等.晚期智人的體質形態已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5、人種的差異
在晚期智人階段,現代人種也開始形成.人類學者按膚色、髮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徵,把世界上的人類劃分黃種(或蒙古利亞人種)、白種(或歐羅巴人種)、黑種(或尼格羅人種)等三個人種.人種的形成是長期的自然和歷史條件影響的結果.人種的外部差異不影響人的智力優劣.他們的腦容量、骨骼情況基本一致,因此沒有優劣人種之分.梁啓超把人類列表分類爲黃種、白種和黑種三類.黃種中包括甲、乙、丙三類;白種中包括甲、乙、丙三類;黑種人主要集中在非洲.
這種分法是相對的,現代西方各人種間的通婚,產生出許多混血兒.除上述三個人種外,還有棕種人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