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題目:

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解答:

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由於中國教育界長時間地忽略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而且由於認識上面的局限,對心理健康問題談虎色變,雖然現在許多中學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單純的心理健康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需要,而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極度緊缺,要在短時間內使大部分的學校師資配備實現到位,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麼在這個過渡的時期,如何對學生進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師負有很大的使命.作爲一個語文教師是很幸運的.由於語文學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藝術性,相較於其他的學科來講,具有更多的接近學生內心世界的機會,對於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比如學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觀價值觀的建立、審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幾年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心得:
一、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1、進行合作式學習,讓學生學會協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目前在校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爲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會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養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採取合作式學習,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有利於目標分享,信任與責任感等方面的社會學習,形成競爭與合作並存的人際關係.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們班的劉玉航,別看他個子矮,但組織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在他的帶動下,我們班成立了預習小組,小組中成員每天在他的帶領下自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遇到爭議問題自己找相關證據駁倒對方,很少出現蠻不講理的現象.長此以往,這些孩子既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又鍛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既學會了與人合作,又學會了關心、鼓勵他人,爲他們今後在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奠定堅實的基礎.2、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充分調動起來,可以激發較高的水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達到最佳狀態.在教學中應給學生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多一點關愛和信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覺得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學會說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難,並創造機會,適當降低難度,使他們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有一次學習小組在匯報成果時,小組中其中一名學生成績較差,平時很少發言,在其他成員都作了精彩發言,輪到他發言時,由於緊張也由於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說錯了,同學們會笑他,不敢說.這時,教師發動小組其他成員對他說鼓勵的話,別害怕,你一定行,別緊張,你再想一想,我們支持你.可這個學生還是一言不發,教師又讓全體學生鼓掌鼓勵他,我們全體同學相信你一定行.教師又適時降低要求,讓他先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他讀了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教師又鼓勵他說說爲什麼最喜歡這個句子,他在教師和同學的信任和鼓勵的目光中,慢慢地講起來.在他講完後,教師又帶領同學們再次熱烈鼓掌.這樣既使他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信心,也使更多的學生在分享成功喜悅的同時受到感化.
二、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潛在心理教育因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於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也是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樹立了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就會發現語文課本處處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機.1、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高尚的情操.
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表現了對祖國的愛,對民族的自豪感和尊嚴感,對自強不息,向命運挑戰的精神,對社會集體的榮譽感,對同學的友誼等,而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內容.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羚羊木雕》一課,表現了朋友的珍貴,友誼的重要.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課文人物中去學習,以他們爲榜樣,培養自己的爲他人著想,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中《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介紹的都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盧溝橋的獅子,趙州橋的設計令人嘆爲觀止,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讓學生爲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而驕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審美感是一種與人的審美需要相聯繫的一種高級社會情感.中學語文教材中培養學生審美感的課文舉不勝舉.有的課文表現自然環境的美,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三峽》,描寫了祖國的奇山異水,讚美了大自然的綺麗美好;還有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旅鼠之謎》,通過寫旅鼠的奧祕來影射人類社會,也引發學生對社會人口問題的反思.九年級上冊《敬業與樂業》一文作者向我們闡述了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會有所爲,使同學們深受教育和啓迪.2以榜樣爲動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
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教育的過程,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斑羚飛渡》一文老斑羚的自我犧牲,《羚羊木雕》一文中朋友的友誼,八年級下冊《海倫·凱勒》一文中海倫的自強不息,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文中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等等一些列的課文都能對學生起到榜樣的教育作用.尤其《海倫·凱勒》一文中講述了海倫·凱勒小時又聾又啞,然而她沒有絕望,在家庭教師莎莉文的教育下一步步成長與成功的故事.海倫·凱勒的自強不息,刻苦好學,不向命運屈服的性格,在授課過程,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感受,使學生深受教育,從而樹立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跑完全程這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如《微笑著面對一切》一文記敘了體操選手桑蘭在比賽時發生意外後,用常人難以想像的拼搏,頑強的毅力,微笑著面對傷痛,學了課文後,可讓學生寫篇讀後感,感受桑蘭微笑面對人生,與病魔頑強搏鬥的人生態度.同時寫作教學是滲透個性教育的最佳機會,在寫作教學中及時發現、恰當肯定、正確鼓勵與引導都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滲透.3、以寫作爲契機,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愛因斯坦說得好:只教給人一種專門知識、技術是不夠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爲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以一個和諧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著教育獲得對於事物和人生價值的了解和感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給學生設置一個大膽寫、大膽問、喜說樂寫的平台,讓他們盡情傾訴內心感受,
這樣不但能對學習作文大有幫助,而且對學生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謂相得益彰.因而,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指的是除了培養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外,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而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
基於此,我們課題組著手進行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通過研究,一方面給我們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方法上的借鑑,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進行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最終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境.
《新課准》強調教學內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現階段的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見解.這就要求教師應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從獨裁者的位子走下來,走到學生當中去.正如美國教育學家多爾說的那樣:教師在師生關係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新標準》突出的人文性特點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強調教育平等化、民主化、個性化,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張揚每個學生的鮮活個性.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學科滲透的關鍵.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爲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要使課堂氣氛和諧寬鬆,教師要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教師走上講台的時候,如果精神煥發、情緒飽滿,口授和板書都有板有眼,鏗鏘有力,學生聽課的情緒也會爲之一振,並會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聽課.反之,若教師無精打采、隨隨便便,學生也會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的特點,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羣體活動中主動交流,尋找時機進行自我表現,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電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圖像、圖表、音響內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地探求知識.
總之,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語文、對語文學習以及語文文化有積極的感情,才能保持語文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學生正處於似懂非懂的特殊時期,也是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平等相待,尊重每個學生,尤其要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教師應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係,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出對教師充滿期望和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產生一種自覺進取的健康心態,個性品質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語文教師去探索創新.但在教學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給學生,或代替學生去作出判斷和決擇,而是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接納自我,儘量發揮他們自己的潛力,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